国信证券(香港)-中国玻璃-3300.HK-供需维持紧平衡,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11123

《国信证券(香港)-中国玻璃-3300.HK-供需维持紧平衡,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1112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中国玻璃-3300.HK-供需维持紧平衡,盈利水平显著提升-21112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领先的浮法玻璃生产商,股东实力雄厚公司现拥有在产浮法玻璃生产线13条,日熔化量达6900吨;另外,还拥有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光伏玻璃加工生产线。 公司辖下生产基地或靠近主要消费中心,或邻近能源、资源产地,市场竞争优势与成本优势明显。 公司大股东凯盛科技集团是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集团旗下的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甲级玻璃工艺设计及研究院所,研发实力雄厚。 此外,凯盛集团旗下仍拥有规模庞大的非上市玻璃资产,中国玻璃作为集团着力打造的“优质浮法及特种玻璃业务平台”,未来仍存在较大的资产注入的可能。 强大的股东背景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坚强后盾。 预计玻璃行业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价格增长动能依然存在2020年上半年,全国玻璃生产企业盈利受到新冠疫情的较大冲击,冷修、停产生产线数量较多。 下半年,随着上游纯碱价格的下跌和玻璃下游需求的超预期旺盛,玻璃生产企业景气度逐步回升。 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的有效控制,地产行业强赶工促使玻璃行业快速去库存化,玻璃价格呈现V型反转,下半年受益于光伏产业爆发、汽车需求回暖影响,2021年玻璃需求增长明显,行业整体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展望未来,一方面,为了达成“双炭”目标,政策面将继续严控玻璃等高耗能产业的碳排放,严禁新增浮法线,供给端产能受限;而需求端受益于光伏产业爆发、房地产竣工需求释放、汽车需求回暖影响,预计短期玻璃行业供需仍将维持紧平衡,玻璃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公司2021年中期盈利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约73%;实现毛利7.15亿港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扭亏为盈,较去年同期增长5.21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 2021年中期收入及盈利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中期毛利率35.3%,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约19.4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主要由于玻璃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及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 虽然四季度以来玻璃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从全年的角度来说,价格仍处高位,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全年毛利率水平较今年中期仍有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08、58.74、64.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6、9.64、10.74亿元,对应EPS为0.45、0.53、0.59元。 风险提示上游材料及燃料成本上涨超预期;房地产竣工面积、汽车销量低于预期;产能增长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