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通胀无压力-230411

文本预览:
3月CPI同比和PPI同比同步下行。根据统计局4月11日发布的通胀数据,CPI同比读数上涨0.7%,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0.7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0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读数0.7%,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读数下滑2.5%,较前值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影响为-2.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非食品项价格出现分化,核心CPI同比温和上涨。非食品项中,出行需求和线下场景消费持续恢复,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1.4%、1.0%。月内海外opec+集体联合减产,全球金融风险事件频出,确认中期能源需求下行,同时月内汽车销量持续下降,多家汽车厂家降价促销,受能源和汽车价格下降影响,交通通信同比下降1.9%。房地产市场仍在低位回升,居住价格同比下降0.3%,居住项仍处低位,核心通胀压力有限。 通胀仍在低位震荡甚至出现通缩的风险。总量上看,经济温和复苏,回升强度有限。3月服务业PMI读数创新高和央行公布的储户问卷调查中消费占比的提升,市场对消费复苏存在预期,但PMI等权衡的主要是生产指标,在内外需求回升有限甚至出现下行时,生产持续高增后将面临通缩的风险。近期,多个上轮周期中的热门行业和黑色产业链,开始降价内卷,也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结构上看,猪、油、房租等均未看到上涨的动能。从能繁母猪的去化和绝对量来看,今年仍处于生猪行业去产能的一年,至少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仍将低位震荡,从能繁母猪的去化周期来看,预计2023Q4和2024Q1,猪肉价格才可能进入回升。3月二手房成交出现快速增长,甚至接近2021年同期的成交量,引发市场对房地产是否复苏的关注,但需要看到房地产产业链出风险后,人们处于施工考虑选择购买现房而非期房,新房销售未必出现复苏,从土地溢价率、土地购置费、二手房价格等指标也显示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有限,进而房租的回升也有限,历史上房租是核心通胀的领先指标。2021年以来的原油价格的大幅上行,多由全球宽松的流动性和地缘政治冲突、供需错配等导致,今年上述因素将大幅改善,月内海外opec+集体联合减产甚至确认了中期全球原油需求的下行。 通胀仍处低位,债市依然处于总体走强格局中,但在配置过程中需要警惕风险。在基本面恢复节奏放缓,通胀掣肘货币政策的隐忧消除,资金再度回归宽松,债券供给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债市依然处于走强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目前短端债券和资金价格的利差,以及二永等债券的绝对利差在历史上依然处于中位数左右或以上,因而,债券利率依然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但考虑到做多力量已经有较多程度的体现,市场杠杆率上升至较高水平、交易型机构持续增配债市、以及公募债基久期攀升至高位,这显示做多情绪已经有较多的反映。结合利率位置和机构行为,债市行情可能已经过半,需要在配置时关注风险。一方面,关注回购交易量新高之后,央行是否会加大短端资金价格波动,来控制市场杠杆的风险;另一方面,持续弱复苏环境下,政策加码的风险需要关注。我们预计10年国债有望下降至2.75%-2.8%,1年AAA存单有望下降至2.5%附近,5年AAA-二级资本债有望下降至3.3%-3.4%。目前债市依然有配置价值,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的风险。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通胀无压力-2304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通胀无压力-2304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通胀无压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3月CPI同比和PPI同比同步下行。根据统计局4月11日发布的通胀数据,CPI同比读数上涨0.7%,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0.7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0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读数0.7%,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读数下滑2.5%,较前值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影响为-2.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非食品项价格出现分化,核心CPI同比温和上涨。非食品项中,出行需求和线下场景消费持续恢复,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1.4%、1.0%。月内海外opec+集体联合减产,全球金融风险事件频出,确认中期能源需求下行,同时月内汽车销量持续下降,多家汽车厂家降价促销,受能源和汽车价格下降影响,交通通信同比下降1.9%。房地产市场仍在低位回升,居住价格同比下降0.3%,居住项仍处低位,核心通胀压力有限。 通胀仍在低位震荡甚至出现通缩的风险。总量上看,经济温和复苏,回升强度有限。3月服务业PMI读数创新高和央行公布的储户问卷调查中消费占比的提升,市场对消费复苏存在预期,但PMI等权衡的主要是生产指标,在内外需求回升有限甚至出现下行时,生产持续高增后将面临通缩的风险。近期,多个上轮周期中的热门行业和黑色产业链,开始降价内卷,也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结构上看,猪、油、房租等均未看到上涨的动能。从能繁母猪的去化和绝对量来看,今年仍处于生猪行业去产能的一年,至少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仍将低位震荡,从能繁母猪的去化周期来看,预计2023Q4和2024Q1,猪肉价格才可能进入回升。3月二手房成交出现快速增长,甚至接近2021年同期的成交量,引发市场对房地产是否复苏的关注,但需要看到房地产产业链出风险后,人们处于施工考虑选择购买现房而非期房,新房销售未必出现复苏,从土地溢价率、土地购置费、二手房价格等指标也显示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有限,进而房租的回升也有限,历史上房租是核心通胀的领先指标。2021年以来的原油价格的大幅上行,多由全球宽松的流动性和地缘政治冲突、供需错配等导致,今年上述因素将大幅改善,月内海外opec+集体联合减产甚至确认了中期全球原油需求的下行。 通胀仍处低位,债市依然处于总体走强格局中,但在配置过程中需要警惕风险。在基本面恢复节奏放缓,通胀掣肘货币政策的隐忧消除,资金再度回归宽松,债券供给不足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债市依然处于走强过程中,同时考虑到目前短端债券和资金价格的利差,以及二永等债券的绝对利差在历史上依然处于中位数左右或以上,因而,债券利率依然存在进一步下行空间。但考虑到做多力量已经有较多程度的体现,市场杠杆率上升至较高水平、交易型机构持续增配债市、以及公募债基久期攀升至高位,这显示做多情绪已经有较多的反映。结合利率位置和机构行为,债市行情可能已经过半,需要在配置时关注风险。一方面,关注回购交易量新高之后,央行是否会加大短端资金价格波动,来控制市场杠杆的风险;另一方面,持续弱复苏环境下,政策加码的风险需要关注。我们预计10年国债有望下降至2.75%-2.8%,1年AAA存单有望下降至2.5%附近,5年AAA-二级资本债有望下降至3.3%-3.4%。目前债市依然有配置价值,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的风险。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