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

上传日期:2023-04-12 06:48:12 / 研报作者:张文臣顾华昊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pdf
大小:3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

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
文本预览:

《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当升科技-300073-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23041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金证券《海外市场持续放量,业绩长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当升科技(300073)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2023Q1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营收212.64亿元,同比增长157.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增长182.23%。22Q4公司营收71.77亿元,同比增长132.5%,环比增长4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118.8%,环比增长0.65%。23Q1扣非净利润4~4.5亿元,上年同期3.5亿元,同比增长13.83%~28.06%。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2年收入高增主要系多元材料业务出货量快速增长叠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分业务看,多元材料收入190.57亿元、同比增长175.8%,钴酸锂收入7.58亿元、同比下滑21.7%;智能装备业务收入1.62亿元、同比下滑13.1%。22年正极材料出货量6.35万吨,推测多元材料出货量6.16万吨、对应单位毛利5.66万元/吨、同比增长95%,单位净利3.59万元/吨、同比增长118%。另外,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2.18亿元,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52.16亿元;应收账款和票据60.65亿元、同比增长150%、环比增长19%,主要系产品销量和售价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41.8亿元、同比增长199%、环比增长6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6亿元、同比增长52.4%、环比增长235.6%。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70.13亿元、同比增长156.5%。报告期内,公司与SKon、AESC、LG新能源、Murata等电池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国际客户销售占比已超过70%,成为全球同时向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出口动力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2023年公司将继续秉持“做大中国市场,做强欧洲市场,做优美国市场”的市场策略,发挥海外市场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海外动力市场的开发,深度绑定国际客户。同时,通过磷酸铁锂业务快速导入全球优质大客户,推动业绩增长。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理念,加大高镍材料技术开发力度,扩大高能量密度Ni86、Ni88、Ni90、Ni93型高镍多元材料的销售规模,提升Ni95、Ni98型超高镍多元材料和中镍高电压多元材料的量产规模,加快超高镍无钴产品在国内外客户的验证及导入。同时,加快推进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批量供应和钴酸锂产品销售,推进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锰基、固态锂电等前瞻性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为公司全球市场业务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扩产项目持续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常州当升二期工程5万吨高镍多元材料产能建设已完工,新建多元正极材料产能为柔性生产线,兼容中镍、高镍、超高镍等产品生产。江苏当升四期年产2万吨项目预计2023H2调试。2023年公司将加快推进常州当升二期工程产能的建设进度,实现产能全部投产。同时,稳步推进江苏当升四期工程、西南地区磷酸(锰)铁锂、高端多元材料产能的建设进程,推动海外生产基地项目进程,为公司进一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供坚实的产能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是高镍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在海外开拓方面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随着公司产品由高镍向超高镍迭代,单吨盈利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8亿元、27.55亿元和32.50亿元,对应PE分别是13.2、10.9和9.2倍,首次给于“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上游资源价格继续大幅下降;公司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