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消费服务行业周报:布局旺季旅游复苏预期-230409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3年4月3日-4月7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整体上升0.49%,涨跌幅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居第二十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3个百分点。行业细分板块中,综合服务、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教育板块涨跌幅分别为-2.39%、0.07%、3.90%、-0.06%。行业取得正收益的上市公司有26家,涨幅前五分别是方直科技、首旅酒店、科德教育、君亭酒店、同庆楼,分别上升12.10%、6.94%、6.03%、5.83%、5.39%。取得负收益的有24家,其中跌幅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别是美吉姆、勤上股份、中公教育、创业黑马、ST文化,涨跌幅分别为-3.95%、-4.09%、-4.29%、-6.41%、-7.35%。截至2023年4月7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约67.96倍,环比大幅提升,高于行业2016年以来的平均估值49.61倍。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教育、综合服务板块PE(TTM)分别为77.74倍、245.40倍、32.81倍、32.80倍。 行业重点新闻:(1)2023年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2)通过携程报名五一国内出游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7倍,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与去年近乎持平。(3)路易威登即将入驻海口万象城,奠定海南高端零售基石。 行业观点:维持对行业“超配”的投资评级。本周消费者服务行业个股走势略有回升,年报披露期,业绩压力基本释放,进入一季报预期修复阶段。一季度旅游业逐步复苏,五一、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叠加旅游资源供给恢复、机票及燃油成本大幅下降,旅游出行有望加速复苏,携程、飞猪等OTA平台五一预订数据亮眼,看好国内出行复苏的业绩弹性。考虑一季度业绩弹性与旺季临近预期,当前时点旅游出行板块已重新具备估值优势,今年旅游出行复苏确定,二季度起出行反弹有望提速。建议关注业绩高弹性且可能受益于消费刺激手段的酒店、人工景区、免税及会展等板块。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旅游消费意愿及能力;(2)行业政策放松及帮扶不及预期,可能对板块估值造成较大影响;(3)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若疫情反复则可能导致业绩承压。
展开>>
收起<<
《东莞证券-消费服务行业周报:布局旺季旅游复苏预期-23040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证券-消费服务行业周报:布局旺季旅游复苏预期-23040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消费服务行业周报:布局旺季旅游复苏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3年4月3日-4月7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整体上升0.49%,涨跌幅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居第二十位,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3个百分点。行业细分板块中,综合服务、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教育板块涨跌幅分别为-2.39%、0.07%、3.90%、-0.06%。行业取得正收益的上市公司有26家,涨幅前五分别是方直科技、首旅酒店、科德教育、君亭酒店、同庆楼,分别上升12.10%、6.94%、6.03%、5.83%、5.39%。取得负收益的有24家,其中跌幅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别是美吉姆、勤上股份、中公教育、创业黑马、ST文化,涨跌幅分别为-3.95%、-4.09%、-4.29%、-6.41%、-7.35%。截至2023年4月7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约67.96倍,环比大幅提升,高于行业2016年以来的平均估值49.61倍。旅游休闲、酒店餐饮、教育、综合服务板块PE(TTM)分别为77.74倍、245.40倍、32.81倍、32.80倍。 行业重点新闻:(1)2023年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376.64万人次,较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22.7%。(2)通过携程报名五一国内出游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7倍,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与去年近乎持平。(3)路易威登即将入驻海口万象城,奠定海南高端零售基石。 行业观点:维持对行业“超配”的投资评级。本周消费者服务行业个股走势略有回升,年报披露期,业绩压力基本释放,进入一季报预期修复阶段。一季度旅游业逐步复苏,五一、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叠加旅游资源供给恢复、机票及燃油成本大幅下降,旅游出行有望加速复苏,携程、飞猪等OTA平台五一预订数据亮眼,看好国内出行复苏的业绩弹性。考虑一季度业绩弹性与旺季临近预期,当前时点旅游出行板块已重新具备估值优势,今年旅游出行复苏确定,二季度起出行反弹有望提速。建议关注业绩高弹性且可能受益于消费刺激手段的酒店、人工景区、免税及会展等板块。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居民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旅游消费意愿及能力;(2)行业政策放松及帮扶不及预期,可能对板块估值造成较大影响;(3)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若疫情反复则可能导致业绩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