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外资资管在华产品线梳理与业务开展模式展望:一文读懂外资资管在华业务-210617.pdf
大小:90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外资资管在华产品线梳理与业务开展模式展望:一文读懂外资资管在华业务-210617

光大证券-外资资管在华产品线梳理与业务开展模式展望:一文读懂外资资管在华业务-210617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外资资管在华产品线梳理与业务开展模式展望:一文读懂外资资管在华业务-210617(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外资资管在华产品线梳理与业务开展模式展望:一文读懂外资资管在华业务-210617(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6月1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向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颁发了业务许可证,批准贝莱德作为首家外资独资基金公司(FMC)在境内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近年来外资管理人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布局中国市场资管业务线,我国在政策层面也逐渐开放外资资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政策、外资管理人布局中国资管市场的主要形式和外资管理人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现状,选择典例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外资管理人相对于内资管理人的优劣势,以期为内资管理人了解并更好迎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就开始逐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2002年首批合资公募基金公司成立,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是不超过33%;之后外资可持股比例逐渐提升,至2020年放开至100%。

自2020年开始,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也正式放开至100%。

外资管理人在中国开展资管业务的主体形式主要包括QDLP、PFM以及FMC三类。

目前外资QDLP和WFOEPFM整体管理规模较小,但超过半数的合资FMC公司管理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甚至其总管理规模接近纯中资公司。

从外资管理人在中国市场的资管产品布局上来看,合资FMC与纯中资公募在产品线上出现了相对趋同的情况。

而WFOEPFM和外资QDLP管理人的整体管理规模偏小、类型上以传统股票和债券多头类产品为主。

我们分析了贝莱德、路博迈、元盛三家外资管理人的产品布局和典型产品的业绩情况,从布局来看,外资管理人在中国的产品布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路博迈在华产品涵盖股票、固收、另类股权、多策略四类产品,资产和策略种类较为丰富。

从业绩来看,相对内资管理人的同类型产品,外资管理人并未体现出明显的业绩优势。

路博迈和贝莱德旗下的部分股票策略表现不及国内股票型基金指数,或需本土化调整。

总体来看,相对于内资管理人,外资管理人对全球市场和先端策略更加有经验,但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仍需加深。

外资管理人的优势有:经验更加丰富,投资理念、投资流程和风控体系更加完善;对于国际金融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等。

外资管理人的劣势在于:缺少国内长时间的实盘投资业绩;海外投资体系并不完全适应中国市场,需要完成投资体系的本土化;在国内的渠道销售和市场运作上仍缺少经验等。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的风险。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