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韦尔股份-603501-至暗时刻已过,静待下游需求复苏-230408

文本预览:
韦尔股份(603501)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7日公司披露年报,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00.78亿元,同比-16.70%;实现归母净利润9.90亿元,同比-77.88%;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97.61%。其中,Q4实现营收46.95亿元,同比-18.89%;实现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221.02%。 经营分析 消费需求持续低迷进一步拖累22年业绩。22年全年实现总营收200.78亿元,同比-16.70%,主要系22年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弱。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2年综合毛利率为30.75%,较上一年同期下降3.74pct,主要系2022年底疫情的反复导致消费需求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叠加影响。22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95亿元,同比-18.89%,降幅较第三季度略有收窄。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223.92%;Q4毛利率为24.56%,环比下降3.87pct。 多维度协同发展,加大汽车、通信、工业等其他市场的投入力度。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32.18亿元,同比增长22.82%。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公司抓住多摄像头发展需求及功能分化的趋势,努力提升公司在手机市场的市占率。在消费电子市场推出采用PureCelPlus-S晶片堆叠技术的高像素OV50H;家居安防和车载方面分别推出了升级版300万像素CIS产品OS03B10和OX03D4C,OX03D4C通过将图像传感器和图像信号处理器集成到单芯片中,帮助主机厂节省成本和空间。新产品有望在下半年及明后年为公司成长带来增量。 库存增长,2023年下半年有望逐步调整。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达到123.56亿元,同比上涨41%,归因于产品结构调,存货主要为新型高端CIS,预计2023年公司将加大库存周转,同时随着手机市场库存去化接近尾声,消费类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好转,2023下半年整体有望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 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为17.54/30.67亿元(下调68.6%/53.1%),对应EPS为1.48/2.59元,新增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44.14亿元,对应EPS为3.73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货跌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商誉减值风险;汇率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韦尔股份-603501-至暗时刻已过,静待下游需求复苏-23040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韦尔股份-603501-至暗时刻已过,静待下游需求复苏-23040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至暗时刻已过,静待下游需求复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韦尔股份(603501) 业绩简评 2023年4月7日公司披露年报,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200.78亿元,同比-16.70%;实现归母净利润9.90亿元,同比-77.88%;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97.61%。其中,Q4实现营收46.95亿元,同比-18.89%;实现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221.02%。 经营分析 消费需求持续低迷进一步拖累22年业绩。22年全年实现总营收200.78亿元,同比-16.70%,主要系22年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弱。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2年综合毛利率为30.75%,较上一年同期下降3.74pct,主要系2022年底疫情的反复导致消费需求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叠加影响。22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95亿元,同比-18.89%,降幅较第三季度略有收窄。单四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223.92%;Q4毛利率为24.56%,环比下降3.87pct。 多维度协同发展,加大汽车、通信、工业等其他市场的投入力度。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32.18亿元,同比增长22.82%。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公司抓住多摄像头发展需求及功能分化的趋势,努力提升公司在手机市场的市占率。在消费电子市场推出采用PureCelPlus-S晶片堆叠技术的高像素OV50H;家居安防和车载方面分别推出了升级版300万像素CIS产品OS03B10和OX03D4C,OX03D4C通过将图像传感器和图像信号处理器集成到单芯片中,帮助主机厂节省成本和空间。新产品有望在下半年及明后年为公司成长带来增量。 库存增长,2023年下半年有望逐步调整。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达到123.56亿元,同比上涨41%,归因于产品结构调,存货主要为新型高端CIS,预计2023年公司将加大库存周转,同时随着手机市场库存去化接近尾声,消费类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好转,2023下半年整体有望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 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为17.54/30.67亿元(下调68.6%/53.1%),对应EPS为1.48/2.59元,新增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44.14亿元,对应EPS为3.73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存货跌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商誉减值风险;汇率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