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扬杰科技-300373-国内功率IDM引领者,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230407

文本预览:
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研发+渠道+成本管控”并举,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实现二极管、MOS、IGBT、SiC全覆盖;渠道方面,布局海外渠道,凭借国内成本优势、抢占海外市场份额;成本管控方面,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覆盖晶圆制造、封测、贸易销售等产业链多环节,增厚利润空间。公司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2亿元、10.6亿元,同增23%、38%,未来,伴随新产品放量、成本管控持续强化,公司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传统二极管全球引领者,汽车、光伏等领域贡献增量。公司2021年传统二极管市占率超过7%,其中光伏二极管市占率接近40%,处于全球龙头地位,未来有望延续存量+增量市场国产替代逻辑,维持二极管业务稳健增长。1)存量市场替代:海外厂商为优化盈利、向高端市场转型,频繁出售中低端分立器件工厂,为本土厂商提供国产替代契机。2)增量市场广阔:汽车智能化催生一键启停、智能座舱、车灯等模块中的整流、保护二极管需求,为本土厂商提供广阔增量市场空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由消费、工业向汽车、光伏等增速更高的领域拓展。 中高端功率器件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发力汽车、光伏等高增长领域。公司持续发力小信号器件、MOSFET、IGBT、SiC器件等中高端功率器件研发、扩产,打开第二成长曲线。1)小信号、MOS:凭借客户、渠道优势,公司成功卡位工业、汽车、新能源、高端消费等中高端市场,22Q1-3公司小信号、MOS营收同增超70%、100%,未来有望延续高增长。2)IGBT、SiC:新品陆续量产,已进入工控、光伏头部企业供应链,车载SiCMOS产品已于23年量产,车载IGBT模块有望于23年量产,新品陆续放量带动22Q1-3公司IGBT、SiC营收成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品拓展、海外渠道建设打开成长天花板,IDM一体化布局下公司成本优势显著。基于此,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0.6/12.2/1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8.6/24.8/20.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楚微半导体产能扩充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扬杰科技-300373-国内功率IDM引领者,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230407(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扬杰科技-300373-国内功率IDM引领者,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230407(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内功率IDM引领者,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扬杰科技(300373) 投资要点 “研发+渠道+成本管控”并举,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拓展产品品类,实现二极管、MOS、IGBT、SiC全覆盖;渠道方面,布局海外渠道,凭借国内成本优势、抢占海外市场份额;成本管控方面,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覆盖晶圆制造、封测、贸易销售等产业链多环节,增厚利润空间。公司多效并举、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22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2亿元、10.6亿元,同增23%、38%,未来,伴随新产品放量、成本管控持续强化,公司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传统二极管全球引领者,汽车、光伏等领域贡献增量。公司2021年传统二极管市占率超过7%,其中光伏二极管市占率接近40%,处于全球龙头地位,未来有望延续存量+增量市场国产替代逻辑,维持二极管业务稳健增长。1)存量市场替代:海外厂商为优化盈利、向高端市场转型,频繁出售中低端分立器件工厂,为本土厂商提供国产替代契机。2)增量市场广阔:汽车智能化催生一键启停、智能座舱、车灯等模块中的整流、保护二极管需求,为本土厂商提供广阔增量市场空间,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由消费、工业向汽车、光伏等增速更高的领域拓展。 中高端功率器件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发力汽车、光伏等高增长领域。公司持续发力小信号器件、MOSFET、IGBT、SiC器件等中高端功率器件研发、扩产,打开第二成长曲线。1)小信号、MOS:凭借客户、渠道优势,公司成功卡位工业、汽车、新能源、高端消费等中高端市场,22Q1-3公司小信号、MOS营收同增超70%、100%,未来有望延续高增长。2)IGBT、SiC:新品陆续量产,已进入工控、光伏头部企业供应链,车载SiCMOS产品已于23年量产,车载IGBT模块有望于23年量产,新品陆续放量带动22Q1-3公司IGBT、SiC营收成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品拓展、海外渠道建设打开成长天花板,IDM一体化布局下公司成本优势显著。基于此,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10.6/12.2/1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8.6/24.8/20.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楚微半导体产能扩充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