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

上传日期:2023-04-04 19:36:46 / 研报作者:陈诣辉王自迪陈玉洁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

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
文本预览:

《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230325(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联合资信《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市场自律管理持续加强,运行机制逐步优化,市场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创设范围进一步拓展,参照债券首次拓展至熊猫债,参照实体地域持续扩大,行业扩展至房地产业,有效发挥了为民营房企融资纾困的示范效应;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规模大幅增长,名义本金占比由2021年的9%提高至40%,参照债务类型更趋丰富;信用联结票据(CLN)参照债券实现扩容,支持中资机构境外发债并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参照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创新推出CDX合约业务,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一篮子债券参照实体提供信用保护,与单一参照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互相补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   展望2023年,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市场参与者的成熟,信用衍生工具有望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信用联结票据在中资美元债和自贸区债券市场将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