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香港)-海外宏观研究:美国:高通胀下,原油价格会如何冲击通胀?-230403

文本预览:
原油价格由于欧佩克国家的“自愿减产”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这对于身处高通胀的美国意味着什么?我们选取了近期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篇学术论文,试图来建立关于美国通胀的结构性框架。 这篇文章指出,高通胀具有自我强化特性,表现为通胀分项的联动效应以及溢出效应明显。根据涨幅,通胀历史数据可以分为高、低两类区制,低通胀呈现自我稳定性(self-stabilising),而高通胀表现出自我强化(self-reinforcing)。两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胀分项的联动效应,二是分项的溢出效应。前者是指高通胀下分项价格相关性较高,呈现价格“共振”,但低通胀下分项价格变动相对独立,反映更多的是价格的相对变动;后者是指高通胀下通胀沿“价格链”传导较强,低通胀下通胀溢出效应较弱。 高通胀“自我强化”的另一关键原因是分项价格共振推升核心通胀,引发“第二轮通胀效应”(second-roundeffects),并带来通胀-工资螺旋。 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某个关键的商品,比如说原油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而在美国目前的高通胀背景下,单项商品价格的上升对通胀会带来比以往更为明显的通胀冲击,并可能提升整体的工资和通胀中枢,使高通胀成为一个更为长久且粘性的现象,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的紧缩压力。
展开>>
收起<<
《国泰君安(香港)-海外宏观研究:美国:高通胀下,原油价格会如何冲击通胀?-23040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香港)-海外宏观研究:美国:高通胀下,原油价格会如何冲击通胀?-23040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香港)《海外宏观研究:美国:高通胀下,原油价格会如何冲击通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原油价格由于欧佩克国家的“自愿减产”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这对于身处高通胀的美国意味着什么?我们选取了近期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一篇学术论文,试图来建立关于美国通胀的结构性框架。 这篇文章指出,高通胀具有自我强化特性,表现为通胀分项的联动效应以及溢出效应明显。根据涨幅,通胀历史数据可以分为高、低两类区制,低通胀呈现自我稳定性(self-stabilising),而高通胀表现出自我强化(self-reinforcing)。两者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胀分项的联动效应,二是分项的溢出效应。前者是指高通胀下分项价格相关性较高,呈现价格“共振”,但低通胀下分项价格变动相对独立,反映更多的是价格的相对变动;后者是指高通胀下通胀沿“价格链”传导较强,低通胀下通胀溢出效应较弱。 高通胀“自我强化”的另一关键原因是分项价格共振推升核心通胀,引发“第二轮通胀效应”(second-roundeffects),并带来通胀-工资螺旋。 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某个关键的商品,比如说原油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而在美国目前的高通胀背景下,单项商品价格的上升对通胀会带来比以往更为明显的通胀冲击,并可能提升整体的工资和通胀中枢,使高通胀成为一个更为长久且粘性的现象,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的紧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