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聚焦:弱复苏下,航空出行如何超预期?-230402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三大航披露年报,巨亏之外还需关注供给端重大变化。三大航合计营收1861亿元,同比下滑23.5%,合计亏损1087亿,亏损显著扩大。综合来看,疫情致三大航经营数据显著下滑,单位成本巨幅提升,而单位收益无法有效转嫁,叠加高油价和汇率贬值,即航空业遭遇“三杀”,导致亏损大幅扩大; 商务客流维持高景气,出行释放五一有望创下新峰值。1)自春节后,公商务出行提前快速提升,拉动航空出行明显恢复,北上广深成恢复率显著优于其他城市;2)五一假期有望创下出行新峰值。随着天气转暖、夏秋换季增班,边际上我们建议关注因私客流上量进程。五一假期作为疫情结束后第一个长假,三年积攒的出行需求有望迎来快速释放。参考往年,“五一”预订高峰仍未到来,但近期游客预定量已快速提升,长线需求持续升温,部分平台出游预订量大幅增长,酒店预订量已远超疫情前同期,我们对五一假期出行表现持乐观态度。 如何看待弱复苏背景下,航空出行释放潜力?从中长期需求趋势来看,民航与经济大环境关系密切,但我们认为在当前疫情后首年的特殊时期,其表现或超预期。a)对于因公客流,一方面疫情期间压抑的公商务会谈在今年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公商务需求先天存在一定“先有过程,后有结果”的特征,即领先于经济运行大盘,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和商务活动带动下,公商务出行或相对更具韧性;b)对于因私客流,在当前疫情结束首年、无论国内还是跨境出行长期压抑、且旅行本身带有一定“口红效应”,最终表现或超预期。从美国民航当前出行特征来看,周二周三出行缺口较周六周日明显更大,显示出美国休闲出行的相对韧性;从国际航线恢复率分布来看,美国周边的加勒比海地区/拉美地区等美国人传统旅游度假地区恢复水平显著好于其他方向。因此对于国内,我们认为旅游出行会受益“口红效应”。 行业跟踪:1)航空:日航班量13305,恢复至19年同期93.7%;2)地铁:北京恢复至19年同期74%,深圳恢复至123%;3)快递:上周累计揽收量同比上涨28.0%;4)公路货运:3月以来整车货运指数同比下降8.1%;5)铁路货运:3月货运量同比去年周均减少19.1%;6)航空货运:民航货班量下滑23.0%,货运价格周环比上涨5.9%;7)航运:SCFI周上涨1.7%,BDTI周下跌12.0% 行情回顾:本周(20230327-20230331)沪深300上涨0.59%,交通运输板块上涨0.6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三级子行业中,仓储物流(4.6%)、航空运输(3.8%)和机场(2.4%)涨跌幅表现居前三,航运(-2.0%)、高速公路(-1.9%)和中间产品及消费品供应链服务(-1.7%)跌幅居前三。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1)出行链:基本面持续恢复,把握出行复苏大机遇。a)航空:公商务出行高景气,因私出行五一有望创下新峰值。建议关注中国国航,民营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此外关注南方航空、东方航空;b)机场:国际航班快速恢复,关注头部机场免税弹性。建议关注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2)快递:行业增速修复期,重视快递行业性机会,直营制快递顺周期机遇。重点推荐顺丰控股,顺周期品种,23年迎来三大看点;此外关注通达系快递行业价格竞争和头部企业经营分化趋势。建议关注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 3)物流供应链:把握时代机遇,优选龙头公司。1)初级产品物流:服务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把握细分市场龙头。建议关注密尔克卫、兴通股份、盛航股份、宏川智慧、中远海能、招商轮船、厦门象屿、中谷物流、嘉友国际;2)中间产品物流:服务制造业升级和中国制造出海。建议关注中远海特、东航物流。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疫情冲击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油价和汇率大幅波动风险、相关假设测算偏差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聚焦:弱复苏下,航空出行如何超预期?-23040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聚焦:弱复苏下,航空出行如何超预期?-230402(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周聚焦:弱复苏下,航空出行如何超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三大航披露年报,巨亏之外还需关注供给端重大变化。三大航合计营收1861亿元,同比下滑23.5%,合计亏损1087亿,亏损显著扩大。综合来看,疫情致三大航经营数据显著下滑,单位成本巨幅提升,而单位收益无法有效转嫁,叠加高油价和汇率贬值,即航空业遭遇“三杀”,导致亏损大幅扩大; 商务客流维持高景气,出行释放五一有望创下新峰值。1)自春节后,公商务出行提前快速提升,拉动航空出行明显恢复,北上广深成恢复率显著优于其他城市;2)五一假期有望创下出行新峰值。随着天气转暖、夏秋换季增班,边际上我们建议关注因私客流上量进程。五一假期作为疫情结束后第一个长假,三年积攒的出行需求有望迎来快速释放。参考往年,“五一”预订高峰仍未到来,但近期游客预定量已快速提升,长线需求持续升温,部分平台出游预订量大幅增长,酒店预订量已远超疫情前同期,我们对五一假期出行表现持乐观态度。 如何看待弱复苏背景下,航空出行释放潜力?从中长期需求趋势来看,民航与经济大环境关系密切,但我们认为在当前疫情后首年的特殊时期,其表现或超预期。a)对于因公客流,一方面疫情期间压抑的公商务会谈在今年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公商务需求先天存在一定“先有过程,后有结果”的特征,即领先于经济运行大盘,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和商务活动带动下,公商务出行或相对更具韧性;b)对于因私客流,在当前疫情结束首年、无论国内还是跨境出行长期压抑、且旅行本身带有一定“口红效应”,最终表现或超预期。从美国民航当前出行特征来看,周二周三出行缺口较周六周日明显更大,显示出美国休闲出行的相对韧性;从国际航线恢复率分布来看,美国周边的加勒比海地区/拉美地区等美国人传统旅游度假地区恢复水平显著好于其他方向。因此对于国内,我们认为旅游出行会受益“口红效应”。 行业跟踪:1)航空:日航班量13305,恢复至19年同期93.7%;2)地铁:北京恢复至19年同期74%,深圳恢复至123%;3)快递:上周累计揽收量同比上涨28.0%;4)公路货运:3月以来整车货运指数同比下降8.1%;5)铁路货运:3月货运量同比去年周均减少19.1%;6)航空货运:民航货班量下滑23.0%,货运价格周环比上涨5.9%;7)航运:SCFI周上涨1.7%,BDTI周下跌12.0% 行情回顾:本周(20230327-20230331)沪深300上涨0.59%,交通运输板块上涨0.6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三级子行业中,仓储物流(4.6%)、航空运输(3.8%)和机场(2.4%)涨跌幅表现居前三,航运(-2.0%)、高速公路(-1.9%)和中间产品及消费品供应链服务(-1.7%)跌幅居前三。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1)出行链:基本面持续恢复,把握出行复苏大机遇。a)航空:公商务出行高景气,因私出行五一有望创下新峰值。建议关注中国国航,民营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此外关注南方航空、东方航空;b)机场:国际航班快速恢复,关注头部机场免税弹性。建议关注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2)快递:行业增速修复期,重视快递行业性机会,直营制快递顺周期机遇。重点推荐顺丰控股,顺周期品种,23年迎来三大看点;此外关注通达系快递行业价格竞争和头部企业经营分化趋势。建议关注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 3)物流供应链:把握时代机遇,优选龙头公司。1)初级产品物流:服务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把握细分市场龙头。建议关注密尔克卫、兴通股份、盛航股份、宏川智慧、中远海能、招商轮船、厦门象屿、中谷物流、嘉友国际;2)中间产品物流:服务制造业升级和中国制造出海。建议关注中远海特、东航物流。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疫情冲击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油价和汇率大幅波动风险、相关假设测算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