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中国交建-60180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金融创新成效初显,内外共振未来可期-230404

文本预览:
中国交建(601800) 事件 中国交建发布2022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7,202.75亿元,同比增长5.02%。毛利润838.84亿元,同比下降2.32%。营业利润309.45亿元,同比增长8.63%。利润总额为309.68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04亿元,同比增长6.16%。 投资要点 业绩稳中有进,现金流明显改善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7202.75亿元,同比增长5.02%;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191.04/137.66亿元,同比增减6.16%/-5.62%,公司业绩稳中有进,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为:1)发行公募REITs处置项目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通过汇率变动实现汇兑收益;3)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力度;4)今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显著多于去年同期; 分业务来看,公司基建建设业务/基建设计业务/疏浚业务/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6327.13/482.08/509.40/181.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3%/1.29%/18.87%/25.08%;毛利率分别为10.61%/16.02%/13.34%/7.11%,同比下降0.70/1.93/0.43/0.08pct。毛利率下降原因为:1)分包成本增加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收入占比减少;2)大型综合性项目盈利水平降低;3)低毛利水平项目收入贡献增加以及船舶使用的燃油价格上升。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好转以及燃油价格的回调,公司毛利率将回归正常水平。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4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26.26亿元,现金流明显改善,主要系现汇项目规模增加以及公司对业务收付款管理加强。同时,公司2020/2021/2022收现比分别为89.31%/91.59%/94.63%,反映公司良好的现金回款能力。我们认为,良好的现金流为公司承揽更多订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做优资本动作频频,金融创新成效初显 2022年,公司坚持做优资本,开展金融创新,动作频频:1)创新各类别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公司成功发行华夏中国交建REIT,募集总规模93.99亿元;2)启动设计业务资产重组。公司持续推进子公司公规院、一公院、二公院的分拆重组上市工作;3)妥善推进优先股发行计划,扩计划募集资金300亿元,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4)统筹推进股权激励计划。2022年12月26日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人数不超过668人,授予价格5.33元/股;5)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公司完成中交首支主动管理型PE基金设立。 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为13.31亿元,上年同期为2.06亿元,同比增长545.72%。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金融创新成效初显。我们认为,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做优资本,价值回归将显著加速,估值提升在即。 国内基建投资发力强,海外一带一路新增量 国内基建投资发力愈强。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个百分点。公司作为中国基建行业的龙头,订单增长有保障。公司2022年新签合同额为15,422.56亿元,同比增长21.64%,完成年度目标的109%。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拟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有望为沿线国家基建行业带来新增量。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2,167.82亿元,约占新签合同额的14%。公司参与带路国家的重要项目有柬埔寨金港高速、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等。 我们认为国内愈强的基建投资发力将与海外一带一路的新增量形成共振,结合公司优秀的订单承接能力,新订单增长动力充足,未来业绩提升可期。 盈利预测 公司发布2022年度公告后,我们已依据年报数据对盈利预测进行修正,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8218.75、9021.26、9674.75亿元,EPS分别为1.36、1.51、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8、7.1、6.5倍,考虑到公司作为优质央企,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背景下,估值有望迎来提升,因此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基建投资不及预期;2)项目回款不及预期;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4)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华鑫证券-中国交建-60180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金融创新成效初显,内外共振未来可期-23040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中国交建-601800-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金融创新成效初显,内外共振未来可期-23040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鑫证券《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金融创新成效初显,内外共振未来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国交建(601800) 事件 中国交建发布2022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7,202.75亿元,同比增长5.02%。毛利润838.84亿元,同比下降2.32%。营业利润309.45亿元,同比增长8.63%。利润总额为309.68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04亿元,同比增长6.16%。 投资要点 业绩稳中有进,现金流明显改善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7202.75亿元,同比增长5.02%;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191.04/137.66亿元,同比增减6.16%/-5.62%,公司业绩稳中有进,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为:1)发行公募REITs处置项目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通过汇率变动实现汇兑收益;3)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力度;4)今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显著多于去年同期; 分业务来看,公司基建建设业务/基建设计业务/疏浚业务/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6327.13/482.08/509.40/181.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3%/1.29%/18.87%/25.08%;毛利率分别为10.61%/16.02%/13.34%/7.11%,同比下降0.70/1.93/0.43/0.08pct。毛利率下降原因为:1)分包成本增加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收入占比减少;2)大型综合性项目盈利水平降低;3)低毛利水平项目收入贡献增加以及船舶使用的燃油价格上升。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好转以及燃油价格的回调,公司毛利率将回归正常水平。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4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26.26亿元,现金流明显改善,主要系现汇项目规模增加以及公司对业务收付款管理加强。同时,公司2020/2021/2022收现比分别为89.31%/91.59%/94.63%,反映公司良好的现金回款能力。我们认为,良好的现金流为公司承揽更多订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做优资本动作频频,金融创新成效初显 2022年,公司坚持做优资本,开展金融创新,动作频频:1)创新各类别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公司成功发行华夏中国交建REIT,募集总规模93.99亿元;2)启动设计业务资产重组。公司持续推进子公司公规院、一公院、二公院的分拆重组上市工作;3)妥善推进优先股发行计划,扩计划募集资金300亿元,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4)统筹推进股权激励计划。2022年12月26日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人数不超过668人,授予价格5.33元/股;5)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公司完成中交首支主动管理型PE基金设立。 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为13.31亿元,上年同期为2.06亿元,同比增长545.72%。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金融创新成效初显。我们认为,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做优资本,价值回归将显著加速,估值提升在即。 国内基建投资发力强,海外一带一路新增量 国内基建投资发力愈强。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个百分点。公司作为中国基建行业的龙头,订单增长有保障。公司2022年新签合同额为15,422.56亿元,同比增长21.64%,完成年度目标的109%。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拟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有望为沿线国家基建行业带来新增量。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2,167.82亿元,约占新签合同额的14%。公司参与带路国家的重要项目有柬埔寨金港高速、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等。 我们认为国内愈强的基建投资发力将与海外一带一路的新增量形成共振,结合公司优秀的订单承接能力,新订单增长动力充足,未来业绩提升可期。 盈利预测 公司发布2022年度公告后,我们已依据年报数据对盈利预测进行修正,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8218.75、9021.26、9674.75亿元,EPS分别为1.36、1.51、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8、7.1、6.5倍,考虑到公司作为优质央企,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背景下,估值有望迎来提升,因此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基建投资不及预期;2)项目回款不及预期;3)公司业绩不及预期;4)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