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山外山-688410-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30402

文本预览:
山外山(688410) 业绩简述 2023年4月2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5924万元,同比+2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26万元,同比+207%;分季度来看,2022Q4公司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2504万元,同比+57%,扣非归母净利润2057万元,同比+41%。 经营分析 血液净化设备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公司全年血液净化设备实现收入2.42亿元,同比+41%,其中血液透析设备全年实现3071台的销售量,同比+60%,高毛利率的SWS-5000系列产品收入增长67%,设备销售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血液净化耗材实现收入0.77亿元,同比+26%;医疗服务业务实现收入0.59亿元,同比+20%,透析中心患者数量同比增长27%使亏损大幅减少。公司2022年末合同负债金额达到1.54亿元,表明订单需求较为旺盛。 综合利润率显著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43.6%,同比+3.1pct,;净利率达到14.9%,同比+8.5pct,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技术中心研发的多种新型血液净化设备目前进度较为顺利。耗材方面,公司新增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器(低通)、血液透析器(高通)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4个新产品注册证,产品种类持续扩充。 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ICU建设有望拉动CRRT需求。截至2022年12月,国内ICU床位覆盖率仅10张/10万人,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每10张ICU床位需要配置3套全自动连续血滤系统CRRT,未来ICU病房建设加速有望带来CRRT产品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同时国内透析机等血液净化设备市场目前仍以外资品牌主导,未来国产设备替代存在较大替代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血液净化市场的发展前景,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1.98、2.62亿元,同比增长212%、7%、32%,EPS分别为1.28、1.37、1.81元,现价对应PE为29、27、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ICU科室建设不达预期风险;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山外山-688410-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3040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山外山-688410-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3040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血液净化设备销售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山外山(688410) 业绩简述 2023年4月2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5924万元,同比+2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26万元,同比+207%;分季度来看,2022Q4公司实现收入1.23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2504万元,同比+57%,扣非归母净利润2057万元,同比+41%。 经营分析 血液净化设备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公司全年血液净化设备实现收入2.42亿元,同比+41%,其中血液透析设备全年实现3071台的销售量,同比+60%,高毛利率的SWS-5000系列产品收入增长67%,设备销售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血液净化耗材实现收入0.77亿元,同比+26%;医疗服务业务实现收入0.59亿元,同比+20%,透析中心患者数量同比增长27%使亏损大幅减少。公司2022年末合同负债金额达到1.54亿元,表明订单需求较为旺盛。 综合利润率显著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43.6%,同比+3.1pct,;净利率达到14.9%,同比+8.5pct,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技术中心研发的多种新型血液净化设备目前进度较为顺利。耗材方面,公司新增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器(低通)、血液透析器(高通)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管路4个新产品注册证,产品种类持续扩充。 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巨大,ICU建设有望拉动CRRT需求。截至2022年12月,国内ICU床位覆盖率仅10张/10万人,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每10张ICU床位需要配置3套全自动连续血滤系统CRRT,未来ICU病房建设加速有望带来CRRT产品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同时国内透析机等血液净化设备市场目前仍以外资品牌主导,未来国产设备替代存在较大替代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血液净化市场的发展前景,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1.98、2.62亿元,同比增长212%、7%、32%,EPS分别为1.28、1.37、1.81元,现价对应PE为29、27、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ICU科室建设不达预期风险;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