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

上传日期:2023-04-03 08:36:01 / 研报作者:曹旭特卢宇峰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pdf
大小:1.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

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
文本预览:

《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230402(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申港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周报:华为重申“不造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谈:华为重申“不造车”   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0.77亿元。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的规模,目前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已经发货近200万套部件。2019年9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按照和车企的合作深度,华为的汽车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二是HuaweiInside模式;三是华为智选车模式。   2023年3月27日,广汽集团公告称,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这意味着华为的HI模式将失去一个强有力的伙伴。在华为发布2022年财报的同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署名发出《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在HI模式遇阻和坚持不造车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华为将重点推进智选车模式,打消车企的顾虑,实现车企与华为的共赢。外界对华为造车可能性的议论越大,对华为的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伤害就越大。在华为盈利大幅下滑和汽车行业内卷的大背景下,如果华为亲自造车,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和盈利难度将非常大,做零部件供应商参与造车则是相对稳妥的一种选择。   市场回顾:   截至3月31日收盘,汽车板块2.2%,沪深300指数0.6%,汽车板块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从板块排名来看,汽车行业上周涨跌幅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7位,表现较好。年初至今汽车板块3.9%,在申万31个板块中位列第11位。   子板块周涨跌幅表现:大部分板块出现上涨,其他运输设备(10.4%)、商用载客车(7.7%)和电动乘用车(4.1%)涨幅居前,轮胎轮毂(-0.2%)和汽车经销商(-0.1%)出现下跌。   子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表现:板块涨跌互现,商用载客车(19.5%)、其他运输设备(17.9%)和汽车综合服务(17.5%)涨幅居前,综合乘用车(-2.4%)、其他汽车零部件(-0.5%)和车身附件及饰件(-0.4%)跌幅居前。   涨跌幅前五名:博俊科技、宇通客车、爱玛科技、飞龙股份、岱美股份。   涨跌幅后五名:凯龙高科、越博动力、ST曙光、川环科技、盛帮股份。   本周投资策略及重点关注:   汽车板块应关注低估值的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因业绩改善带来的机会,新能源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质赛道核心标的。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的自主车企,如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等;业绩稳定的低估值零部件龙头,如华域汽车、福耀玻璃等;电动化和智能化的优质赛道核心标的,如华阳集团、德赛西威、瑞可达、科博达、伯特利等;国产替代概念受益股,如菱电电控、三花智控、星宇股份、上声电子、中鼎股份等;强势整车企业对核心零部件的拉动效应,如拓普集团、文灿股份、旭升股份等。   本周重点关注组合:比亚迪20%、理想汽车20%、拓普集团20%、瑞可达20%和上声电子20%。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产业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关键原材料短缺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