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超预期,费用管控效果显著-230401

文本预览:
恒生电子(600570)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预计营业收入 65.02 亿元, 同比增长 18.30%; 归母净利润 10.91 亿元,同比下降 25.45%;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4 亿元, 同比增长 20.9%。 扣非归母净利润显著高于此前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超预期。 收入拆分口径变化,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1. Q4 实现营业收入 27.67 亿元,同比增长 16.5%。考虑 2022 年 10-12月份,公司主要业务所在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受疫情影响实施与收入确认节奏, 该收入增速符合预期。 2. 分业务来看大资管 IT 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增速 28.0%。新拆分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 IT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05%,主要由此前的部分大零售 IT、银行 IT 业务组成。 3. 毛利率方面,微增 0.5 个百分点。 4. 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实现优化,下降 0.6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近 1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若扣除该影响,公司管理费用控制良好。 5.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66 亿元,较上年的收益 4.14 亿元大幅下降,由此大幅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成长性。 6. 合同负债来看, 同比微降 5%。 7.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 19%,高于利润增速。 8. 详细计算来看, 上半年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9238 万元;折旧摊销影响约 4000 万元。全年来看,预计带来费用增长约 1.7 亿元(股份支付费用 2021 年下半年开始计算;折旧摊销为 2022 年新增费用影响)。由此计算,同口径下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约 39%,高于收入增速,由此可见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9. 公司预计, 2023 年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约同比增长 18%,成本费用预算约同比增长 18%。 相比往年收入、费用指引,公司进一步明确了费用管控的目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2023 年疫情复苏下,公司业务预计稳步开展;金融创新持续、 O45 持续与金融信创带动公司业绩成长。 另一方面, AI 技术与证券IT 的结合,有望在公司的创新业务中体现。结合降费增效持续推进,预计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因此,我们预计 2023 年-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1 亿元(前值 16.17 亿元)及 22.55 亿元(前值 21.22 亿元)、28.41 亿元。 同比增长 60.5%、 28.7%及 26.0%。当前市值对应 2023年-2025 年业绩的 PE 为 58 倍、 45 倍及 3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金融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对公司签单、项目实施、确认收入带来负 面影响;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业务创新可能带来的监管风险。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超预期,费用管控效果显著-2304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超预期,费用管控效果显著-2304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超预期,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恒生电子(600570)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 预计营业收入 65.02 亿元, 同比增长 18.30%; 归母净利润 10.91 亿元,同比下降 25.45%;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4 亿元, 同比增长 20.9%。 扣非归母净利润显著高于此前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超预期。 收入拆分口径变化,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1. Q4 实现营业收入 27.67 亿元,同比增长 16.5%。考虑 2022 年 10-12月份,公司主要业务所在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受疫情影响实施与收入确认节奏, 该收入增速符合预期。 2. 分业务来看大资管 IT 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增速 28.0%。新拆分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 IT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05%,主要由此前的部分大零售 IT、银行 IT 业务组成。 3. 毛利率方面,微增 0.5 个百分点。 4. 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实现优化,下降 0.66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近 1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若扣除该影响,公司管理费用控制良好。 5.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66 亿元,较上年的收益 4.14 亿元大幅下降,由此大幅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成长性。 6. 合同负债来看, 同比微降 5%。 7.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 19%,高于利润增速。 8. 详细计算来看, 上半年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9238 万元;折旧摊销影响约 4000 万元。全年来看,预计带来费用增长约 1.7 亿元(股份支付费用 2021 年下半年开始计算;折旧摊销为 2022 年新增费用影响)。由此计算,同口径下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约 39%,高于收入增速,由此可见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9. 公司预计, 2023 年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约同比增长 18%,成本费用预算约同比增长 18%。 相比往年收入、费用指引,公司进一步明确了费用管控的目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2023 年疫情复苏下,公司业务预计稳步开展;金融创新持续、 O45 持续与金融信创带动公司业绩成长。 另一方面, AI 技术与证券IT 的结合,有望在公司的创新业务中体现。结合降费增效持续推进,预计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因此,我们预计 2023 年-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1 亿元(前值 16.17 亿元)及 22.55 亿元(前值 21.22 亿元)、28.41 亿元。 同比增长 60.5%、 28.7%及 26.0%。当前市值对应 2023年-2025 年业绩的 PE 为 58 倍、 45 倍及 3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金融创新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对公司签单、项目实施、确认收入带来负 面影响;资本市场景气度下降;业务创新可能带来的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