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

上传日期:2021-06-20 16:53:44 / 研报作者:陈竹刘泽序宋硕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pdf
大小:88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CDMO增长引擎,从工程师红利到引领创新红利-210620(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2014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创新浪潮,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额也随之在近年来屡创新高,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数个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将投入到如ADC、双抗、溶瘤病毒、mRNA、多肽、核酸、PROTACS等分子结构愈发复杂的新技术领域;新技术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下,新药研发CMC(工艺开发和生产)的难度和外包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CDMO行业的增长引擎,将不仅仅是工程师红利,而更多的是引领创新带来的中长期alpha,行业外包率和龙头公司市占率的天花板有望保持加速和长期提升,未来几年CDMO行业快速产能扩张也有无需担心订单的紧缩。

综上,我们继续强烈推荐CDMO赛道,建议积极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九洲药业、普洛药业等。

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额+新药获批数量屡创新高,为CDMO行业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全球来看,CDMO属于成长性行业,行业的增长驱动力从核心到表观分别为:“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积极的药监政策”→“活跃的生物医药投融资+中小药企研发管线数量提升”→“行业外包率提升+CXO公司订单增长,排产紧张”。

从可追溯跟踪的投融资数据来看,这一轮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周期始于2014年,2018年以来屡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1Q1季度,2021Q1全球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额达到314.18亿美元,同比增长60.85%,国内则为81.07亿美元,同比增长79.27%;投融资趋势继续向好,为行业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而FDA每年批准的新药数量显著增加――由2001-2005年的年平均24个上升到2016-2020年的年平均45个――则集中体现了全球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趋势和药监部门的政策支持。

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浪潮迭起,将进一步打开CDMO行业空间天花板。

近年来,以ADC、双抗、mRNA、多肽、核酸、PROTACS、基因细胞治疗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浪潮迭起。

许多几十年前初步建立科学概念的新治疗技术路线,在近几年进入适应症扩展和临床后期/商业化的集中加速收获期。

比如ADC(抗体偶联药物),相关概念早在1960s就已经出现,第一款获批的产品出现在2000年,而目前FDA共批准11款ADC药物,其中有7款是在2019年及以后才获批上市,并且全球约有超过300款ADC新药项目,商业化加速的趋势极其明显;而根据Nature预测,仅目前全球已上市的ADC药物,预计2026年的销售额就将超过164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

而不仅仅是ADC,双抗、多抗、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也有类似的趋势正在发生,从而带动订单的持续放量提升。

新冠疫情加速创新技术发展,CDMO行业外包率和龙头市占率将持续加速提升,产能加速扩张无须担心过度。

生物医药的创新,从“有确定分子,无明确靶向性”→“明确的分子和靶向”→“生物制药”→“多特异性作用药物”+“细胞基因治疗”,药物CMC难度不断加大,无论大小药企客户都会更加倾向外包;新冠疫情的爆发还阶段性加速了上述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比如mRNA疫苗的应用等)。

而随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全球医疗健康领域,在这些新技术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下,CDMO行业的远期外包率(参考ADC药物的研生产外包率,预计有望由原来的40-50%上升至70-80%)和龙头公司市占率的天花板也有望随之提升(参考合全药业目前在同类型新药管线的渗透率,预计有望达到15-20%或更高);中国CDMO行业,则有望凭借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技术领域早期管线的不断积累,中长期的增长引擎进入由“工程师红利”+“引领创新红利”双核驱动时代,未来几年CDMO行业也将加快各项产能的扩张,以匹配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中长期无须担心行业产能过度问题。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2.38%,跑输沪深300指数0.04pct,生物医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1年预测市盈率约40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71%;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减持7.47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1.59亿元。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和消费级医疗器械三诺生物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九洲药业、泰坦科技和山东药玻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上海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华大基因等;6)疫苗产业链下的智飞生物、康希诺、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