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从边际变化和基本盘看公司负极业务的竞争力-210620

《平安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从边际变化和基本盘看公司负极业务的竞争力-21062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杉杉股份-600884-从边际变化和基本盘看公司负极业务的竞争力-21062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文聚焦杉杉股份的负极业务,重点讨论三个问题:如何看待杉杉盈利能力和出货增速与同行的差距?杉杉负极业务近期有何变化?杉杉负极业务有哪些优势?我们认为公司的负极业务竞争力较强,同时包头项目满产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公司估值水平未充分反映其稳健的基本盘叠加盈利的边际改善,而业绩的持续兑现将加快市场认知的改变。 平安观点:如何看待杉杉盈利能力和出货增速与同行的差距?自杉杉涉足锂电领域以来,负极业务一直是公司竞争力最强、发展最稳定的核心业务之一。 从历史盈利的角度来看,公司负极毛利率和单吨净利处于行业靠后的位置,市场对其盈利能力抱有怀疑态度,我们认为公司历史盈利较低主要由于动力类产品占比较高、前期产能扩张较快、石墨化产能较低等因素所致。 随着包头一体化项目的投产,公司负极业务迎来盈利改善,单吨净利在20年下半年回升至接近0.5万元;我们预计21年一季度负极毛利率超过30%,单吨净利进一步提升至超过0.7万元。 杉杉近年来负极出货增速慢于主要竞争对手,市场担忧公司负极竞争力下降。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负极市场竞争格局并未清晰,一线企业之间的销量规模未拉开明显差距,龙头企业市占率为21%,仅高于三元正极和铜箔行业;另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压力将促使一线企业向各细分领域渗透,客户类型、产品结构和产品定位方面的差距将逐步缩小,最终带来盈利水平的趋近。 杉杉负极业务有何变化?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杉杉负极业务发生了三个明显变化,对应单位盈利的提升:1)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前期产能扩张较快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20-21年无新增名义产能,随着出货量的增长,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 对应21年8-10万吨出货,名义产能利用率达到70%-80%,实际产能利用率80%-90%,已经接近满产状态。 2)石墨化自供率提升:公司前期石墨化自供比例较低,20年下半年开始包头一期石墨化达到满产状态,石墨化自供比例超过30%,包头二期产能投产后,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