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0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620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0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620(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0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620(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本周5月经济数据公布,结合统计局钢产量和钢铁库存数据测算的5月钢铁需求同比增速为1.3%,增速较4月的5.5%继续放缓,剔除外需后,测算内需增速接近为0%。 钢联周度钢材表需数据也在4月下旬开始负增长,基本上与统计局的数据相互印证。 结构上建筑业需求更差些,反映在水泥产量和挖机销量负增长上。 整体看内需可能已经处在疫情后这轮上行高点的右侧,后期建筑业的下行也将拖累制造业。 在需求走弱的条件下,钢铁吨盈利近期明显回落,螺纹已进入账面亏损状态,按这个趋势,后期钢厂完全有可能出现市场化减产。 实际上如果需求出现负增长,钢产量理论上也会相应负增长(水泥已经负增长),或许后期压缩粗钢产量并不须要行政力量那么费力推动。 钢铁股方面,需求放缓的趋势下缺乏大级别行情,只能把握波段性机会,下一个关注时点是中报前夕,虽然市场对钢铁二季度高盈利已有预期,但部分个股仍有超预期可能,中报前夕可以关注钢企二季报预喜带来的交易性机会,弹性较大的标的包括马钢股份、本钢板材、华菱钢铁、重庆钢铁、酒钢宏兴、新钢股份等。 煤炭:动力煤方面,本周秦港山西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962.5元/吨,周环比上涨35元/吨。 供给方面,主产地安全检查频繁,临近七一检修停产煤矿预期增多,产地供应依然偏紧;需求方面,高温来袭叠加工业生产旺盛,近期沿海电厂日耗处于高位水平,可用天数低位徘徊,夏季旺季来临前电厂补库需求较强,动力煤价虽处高位但易涨难跌。 焦煤方面,本周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2100元/吨,周环比持平,焦煤资源依旧紧张。 近期各地煤矿事故接连发生叠加百年庆,政策安检力度加大,其中河南省事故频发引发监管高度重视,河南本地炼焦煤大多是低硫品种,导致市场低硫煤供应短缺。 受七一及各类事故影响,目前山西太原古交地区、临汾安泽地区、吕梁部分煤矿均已停产,大部分为优质中低硫主焦煤及瘦煤。 焦炭方面,本周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840元/吨,周环比持平。 临近七一百年大庆,部分区域检查及环保政策较为频繁,部分焦企有限产预期叠加原料成本再度反弹,焦炭供应或再度收紧。 投资策略:2021年煤价中枢抬升会带动煤企业绩显著增长,并且煤炭行业具有较强安全边际(PE估值4-7倍,部分龙头股股息率10%左右),煤炭行业进入供应短缺时代,而中期需求依然能保持正增长,供需错配可能是“十四五”期间经常发生的事情,阶段性和区域性供需矛盾可能经常发生,煤价有望维持高位,持续看好煤炭行业投资机会。 动力煤股建议关注:华阳股份、兖州煤业、中煤能源、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盘江股份、平煤股份。 焦炭股建议关注:金能科技、开滦股份、中国旭阳集团、陕西黑猫。 有色:抓主要矛盾:锂资源+氢氧化锂。 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全球市场共振,国内5月电动车产销分别为21.7万辆和21.7万辆,同比增长1.5倍和1.6倍,欧洲五国(英法德挪威瑞典)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2.26万辆,同比增长290%,环比增长10.42%,美国新能源刺激政策有望超预期;锂原料紧张不改,氢氧化锂-碳酸锂价差进一步扩大,电池级氢氧化锂较上周分别环比上涨1.7%,价差扩大至0.65万元/吨,Galaxy预计三季度锂精矿发货CIF价格将超过750美元/吨;钴价短期承压,但上行方向不改,MB钴(标准级)分别环比上涨1.9%,受下半年三元材料等新增产线的需求增多带动,硫酸钴市场询单增多,带动其他钴产品报价上调,钴或将止跌企稳;稀土永磁进入“量价齐升”阶段,本周国内氧化镨钕较上周下跌0.2%,库存环比下降2.26%。 基本金属支撑动力进一步减弱,关注后续库存及流动性变化,FED释放鹰派信号,加息或将提前到来,主要大宗品价格回落,LME铅、锡、镍、锌、铜、铝本周涨跌幅分别为-8.5%、-3.1%、-2.4%、-2.7%、-6.9%、-3.5%。 建材:5月经济数据出炉:基建投资修复趋缓,地产“开工弱、竣工强”。 受地产调控政策和去年拿地走弱的影响,预计开工端短期内难有起色;而竣工端在“新开工和竣工剪刀差修复”+信贷收紧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修复。 1)低估品牌建材持续推荐,中长期依旧看好优秀公司成长性。 本周我们发布了坚朗五金深度报告。 坚朗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直销渠道、信息化建设致综合供应能力和服务优势明显;未来看:复用渠道实现“轻资产”品类扩张,打造平台化、集成化龙头。 具体参见20210617外发深度《坚朗五金:复用渠道扩张品类,集成化龙头行稳致远》。 新增重点推荐永高股份(壁垒提升+地产集中+精装和旧改潜力大,塑管行业集中度提升,产销规模国内第二、A股第一,品牌、渠道,核心是销售和管理共同驱动市占率提升)亦持续推荐伟星新材,核心看多重双轮驱动,重点看同心圆扩张进入收获期;建议重点关注中国联塑,北新建材(竣工端,石膏板销量延续高增,石膏板品牌和结构升级带来的盈利乃至估值中枢提升,防水、龙骨等业务拓展)。 品牌建材重点推荐蒙娜丽莎、东鹏控股、帝欧家居(瓷砖头部企业集中度因地产集采驱动呈现较快增长,资金、产能、成本、品牌和渠道等优势仍将促进市占率提升)。 防水目前格局相对更清晰,且龙头已进行品类扩张,持续推荐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建议关注凯伦股份。 涂料行业C端具备强品牌和渠道力,龙头企业已通过B端反哺,我们认为将持续深化,重点推荐三棵树和亚士创能。 地板行业龙头海象新材、大亚圣象建议重点关注。 2)玻纤龙头中国巨石市值跌破600亿,预计对应下一轮行业底部估值不足20倍,当前时点极具性价比,重点推荐。 短期粗纱和电子纱(布)价格稳中有升,下游需求旺盛。 我们预计热塑、电子纱价格涨幅将超预期。 随着巨石、长海等的产能逐渐投产,预计下半年行业以稳量稳价为主。 我们认为市场对新增产能投放过多导致行业周期下行的担忧过于悲观。 根据我们测算,明年全球新增产能不超过50万吨,同比增速5-6%,与需求基本匹配。 且中期来看行业整体周期性会因为下游需求成长性及供给端壁垒增高而出现弱化。 行业龙头从市占率提升和成本持续下降角度竞争力均明显增强,我们预计下一轮底部龙头盈利较历史有望大幅提升,而本周中国巨石市值跌破600亿,对应21年PE仅为不足12倍,预计对应下一轮行业底部盈利不足20倍,具备极高性价比。 同时推荐长海股份、中材科技、山东玻纤。 3)淡季玻璃价格上涨趋缓,库存略有增加:本周以来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僵持为主,生产企业产销情况一般,市场成交价格变化不大,市场情绪环比有所减弱。 除平板玻璃外,龙头企业持续拓展光伏、药用、电子等新品类,持续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信义玻璃。 4)水泥价格持续回落,市场需求进入淡季:本周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下行,跌幅为1.8%,全国水泥均价445元/吨(环比-8,同比+3.2),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水泥价格持续回落,降幅10-60元/吨;东北地区价格继续推涨;华北地区水泥价格稳中有落。 全国库容比58.62%,环比上周+3.3pct,同比+0.4pct。 继续看好低估值水泥板块的修复机会,重点推荐有自身alpha的华新水泥(西南地区水泥龙头,布局中西南地区,两湖地区供需韧性强存在边际改善空间,同时,公司海外水泥熟料产能持续扩张叠加骨料、商混、环保、新材料等业务快速发展。 在股权激励、资本支出扩大下,未来五年业绩翻倍增长存较大可能,20年分红率40.16%,经测算股息率近5%)。 其他重点推荐海螺水泥、塔牌集团、天山股份,建议关注上峰水泥、中国建材等。 5)新材料领域持续推荐需求集中在军工、半导体、光伏等长期成长性强的行业,且自身具备较强技术和成本优势的龙头菲利华,石英股份(收入拐点已现,2021年半导体及高纯石英砂业务板块景气周期+产能放量共振,半导体资质认证通过)。 6)其他低估板块:持续重点推荐耐火材料龙头北京利尔和国内混凝土减水剂行业龙头苏博特。 化工: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4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17.50%,连续4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4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17.50%,连续4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油价格、金价波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2B端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