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中国巨石-600176-业绩符合预期,龙头优势稳固-230324

文本预览:
中国巨石(600176)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营收201.9亿元,同增2.5%;归母净利66.1亿元,同增9.7%;EPS1.65元。公司产能稳步增长,龙头地位稳固,成本优势明显。当前玻纤行业仍在磨底过程中,成本支撑较强,价格下探空间有限;我们测算今年玻纤供给端压力边际减弱,看好风电、汽车等下游领域需求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玻纤价格仍在底部,Q4营收利润同比下滑:公司Q4营收40.9亿元,同减30.3%;归母净利10.9亿元,同减36.6%;扣非归母净利7.8亿元,同减35.2%。Q4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2亿元,主要为出售贵金属铑粉所得。 玻纤纱及制品销量同比回落,电子布快速放量:2022年公司销售粗纱及制品211.0万吨,同减10.3%;销售电子布7.0亿米,同增59.5%。2022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销售粗纱及制品107.0/104.0万吨,电子布3.3/3.7亿平米。 已公告新建项目总产能100万吨,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2022年公告3项建设项目,总计产能100万吨。其中,公司淮安智能制造基地是全球首个零碳玻纤基地,公司配套了风电项目以实现侧脱碳,再次引领行业。 玻纤仍在磨底,库存高位下价格修复仍需等待:据卓创资讯,2023年2月,玻纤行业库存上升至82万吨,环比增加7.0万吨,主因是1-2月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双重因素影响,需求趋弱,供给刚性下库存有所累积;当前价格下粗纱价格成本支撑较强,后续价格下降空间不大。 估值 我们小幅调整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215.0、240.7、264.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59.6、69.5、72.7亿元;EPS分别为1.49、1.74、1.82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玻纤产能超预期投放,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玻纤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中国巨石-600176-业绩符合预期,龙头优势稳固-23032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中国巨石-600176-业绩符合预期,龙头优势稳固-230324(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业绩符合预期,龙头优势稳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国巨石(600176)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全年营收201.9亿元,同增2.5%;归母净利66.1亿元,同增9.7%;EPS1.65元。公司产能稳步增长,龙头地位稳固,成本优势明显。当前玻纤行业仍在磨底过程中,成本支撑较强,价格下探空间有限;我们测算今年玻纤供给端压力边际减弱,看好风电、汽车等下游领域需求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玻纤价格仍在底部,Q4营收利润同比下滑:公司Q4营收40.9亿元,同减30.3%;归母净利10.9亿元,同减36.6%;扣非归母净利7.8亿元,同减35.2%。Q4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2亿元,主要为出售贵金属铑粉所得。 玻纤纱及制品销量同比回落,电子布快速放量:2022年公司销售粗纱及制品211.0万吨,同减10.3%;销售电子布7.0亿米,同增59.5%。2022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销售粗纱及制品107.0/104.0万吨,电子布3.3/3.7亿平米。 已公告新建项目总产能100万吨,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产能规模全球第一,2022年公告3项建设项目,总计产能100万吨。其中,公司淮安智能制造基地是全球首个零碳玻纤基地,公司配套了风电项目以实现侧脱碳,再次引领行业。 玻纤仍在磨底,库存高位下价格修复仍需等待:据卓创资讯,2023年2月,玻纤行业库存上升至82万吨,环比增加7.0万吨,主因是1-2月受疫情及春节假期双重因素影响,需求趋弱,供给刚性下库存有所累积;当前价格下粗纱价格成本支撑较强,后续价格下降空间不大。 估值 我们小幅调整原有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215.0、240.7、264.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59.6、69.5、72.7亿元;EPS分别为1.49、1.74、1.82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玻纤产能超预期投放,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玻纤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