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2023年2季度策略报告-玉米-:二季度谷物供应宽松化,关注玉米下行压力-230322

文本预览:
报告要点 2023年一季度玉米供应整体宽松,而需求相对乏力,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库存意愿偏低,大部分贸易企业参与心态较为谨慎,存粮规模同比均有一定下降。2023年二季度来看,整体谷物市场供应或延续宽松格局,玉米市场供应趋降,下游养殖、深加工需求缓慢复苏。若新陈小麦压力衔接,加之陈稻拍卖重启,将对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2023年一季度玉米行情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应增加,需求缓慢复苏的宽松格局,季度末售粮压力逐渐释放后,玉米价格在弱势盘整后逐渐趋稳。 展望二季度玉米市场,我们认为: 国际市场随着供需预期宽松化,市场开始关注多空行情转化带来的趋势性机会。美玉米进入出口高峰期,旧作销售仍显乏力,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压制美盘上行动力。国际方面,后期关注出口效率和国际需求变化;北半球玉米实际播种情况,以及关键生长期天气和巴西二茬玉米定产情况。 国内方面,市场余粮供应收尾,二季度进口到港量预期减少,但替代谷物供应压力增加。当前基层粮权逐渐转向为贸易环节,而今年主流市场建立长期库存心态较为谨慎,存粮规模同比有一定下降,国内市场进入二季度的玉米库存压力大概率同比偏低。但小麦市场供需转向宽松,且陈稻拍卖蓄势待发,替代谷物供应充足。 需求端缓慢恢复,但支撑力度总体有限。养殖端,二季度生猪、禽类存栏将进入增长周期,但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导致出栏均重有所下滑,饲用消费或不及预期。淀粉类深加工企业受需求疲软影响仍处亏损阶段,预计短期淀粉行情将跟随原料成本弱势震荡,二季度玉米淀粉终端消费有望缓慢复苏,但需求回升幅度或有限。 综合来看,二季度国内谷物市场供应预期宽松,同时需求亦呈缓慢复苏态势,玉米价格存向下压力。陈小麦大量库存及释放节奏将成为影响饲用谷物供给的关键,麦价重心趋降压制玉米价格顶部,若后期新陈小麦压力衔接,加之陈稻拍卖重启,将对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风险提示:陈小麦库存水平和释放节奏、南美天气、宏观因素等导致的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地缘冲突等。
展开>>
收起<<
《中信期货-2023年2季度策略报告-玉米-:二季度谷物供应宽松化,关注玉米下行压力-23032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2023年2季度策略报告-玉米-:二季度谷物供应宽松化,关注玉米下行压力-230322(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期货《2023年2季度策略报告(玉米):二季度谷物供应宽松化,关注玉米下行压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报告要点 2023年一季度玉米供应整体宽松,而需求相对乏力,下游企业建立长期库存意愿偏低,大部分贸易企业参与心态较为谨慎,存粮规模同比均有一定下降。2023年二季度来看,整体谷物市场供应或延续宽松格局,玉米市场供应趋降,下游养殖、深加工需求缓慢复苏。若新陈小麦压力衔接,加之陈稻拍卖重启,将对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2023年一季度玉米行情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市场整体表现为供应增加,需求缓慢复苏的宽松格局,季度末售粮压力逐渐释放后,玉米价格在弱势盘整后逐渐趋稳。 展望二季度玉米市场,我们认为: 国际市场随着供需预期宽松化,市场开始关注多空行情转化带来的趋势性机会。美玉米进入出口高峰期,旧作销售仍显乏力,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压制美盘上行动力。国际方面,后期关注出口效率和国际需求变化;北半球玉米实际播种情况,以及关键生长期天气和巴西二茬玉米定产情况。 国内方面,市场余粮供应收尾,二季度进口到港量预期减少,但替代谷物供应压力增加。当前基层粮权逐渐转向为贸易环节,而今年主流市场建立长期库存心态较为谨慎,存粮规模同比有一定下降,国内市场进入二季度的玉米库存压力大概率同比偏低。但小麦市场供需转向宽松,且陈稻拍卖蓄势待发,替代谷物供应充足。 需求端缓慢恢复,但支撑力度总体有限。养殖端,二季度生猪、禽类存栏将进入增长周期,但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导致出栏均重有所下滑,饲用消费或不及预期。淀粉类深加工企业受需求疲软影响仍处亏损阶段,预计短期淀粉行情将跟随原料成本弱势震荡,二季度玉米淀粉终端消费有望缓慢复苏,但需求回升幅度或有限。 综合来看,二季度国内谷物市场供应预期宽松,同时需求亦呈缓慢复苏态势,玉米价格存向下压力。陈小麦大量库存及释放节奏将成为影响饲用谷物供给的关键,麦价重心趋降压制玉米价格顶部,若后期新陈小麦压力衔接,加之陈稻拍卖重启,将对未来国内玉米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风险提示:陈小麦库存水平和释放节奏、南美天气、宏观因素等导致的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地缘冲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