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万丰奥威-002085-首次覆盖报告:双擎驱动 共筑“镁”好未来-230322

文本预览:
万丰奥威(002085) 投资摘要: 公司已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 上市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车轮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上市后公司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延伸产业链,做大市场规模,目前已经在全球 10 个国家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在中国 7 个省市建有 19 个生产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公司 2022 年业绩预告, 2022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8-8.8 亿元,同比增长 134%-164%。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充分发挥镁、铝合金轻量化技术应用优势,提升客户配套量尤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配套供应。 公司铝合金业务已构建“25317+N”的市场布局, 全球市占率 4.5%, 积极卡位新能源赛道, 与比亚迪、特斯拉、 Rivian、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主流新能源车企开展合作,业绩企稳回升。旗下镁瑞丁是全球最大的镁合金压铸件供应商, 北美市场占有率65%, 成熟研发产品重约 100KG,涉及 1kg 以内的小部件如方向盘、转向柱支架、座椅支架; 3-5kg 的仪表盘支架大型件; 5-10kg 的侧门内门板、后掀背门内门板。同时公司变速箱分动器及分动箱壳体和壳盖、发动机支架等均已经在北美有成熟应用,汽车底盘件如减震塔以及底板梁等都有技术储备和实践。 随着上游镁供给放量,镁价有望走低,下游汽车轻量化需求旺盛,镁合金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订单良好,经营稳健,是全球前三活塞式飞机制造商。 旗下钻石飞机在整机设计研发、发动机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具备同行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2022 年共交付 239 架,销售单价达到 75.7 万美元,私人消费机 DA50/DA62 销量快速增加。未来公司将加快国内青岛生产基地产能释放,并有序引进新机型,卡位新基地,加速通航飞机制造国产化,助力国内通航产业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 155.26 亿元、 173.51 亿元、 196.86 亿元,同比增长 24.84%、 11.76%、 13.46%。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8.44 亿元、 10.73 亿元、 13.01 亿元,同比增长 153.18%、 27.1%、 21.26%。综合可比公司估值, 给予公司 2023 年 20 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 10.02 元,市值 214.55亿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通航飞机销量不及预期; 境外业务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风险。
展开>>
收起<<
《申港证券-万丰奥威-002085-首次覆盖报告:双擎驱动 共筑“镁”好未来-23032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万丰奥威-002085-首次覆盖报告:双擎驱动 共筑“镁”好未来-230322(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申港证券《首次覆盖报告:双擎驱动 共筑“镁”好未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万丰奥威(002085) 投资摘要: 公司已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 上市前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车轮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上市后公司通过并购优质资产延伸产业链,做大市场规模,目前已经在全球 10 个国家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在中国 7 个省市建有 19 个生产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公司 2022 年业绩预告, 2022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8-8.8 亿元,同比增长 134%-164%。 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充分发挥镁、铝合金轻量化技术应用优势,提升客户配套量尤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配套供应。 公司铝合金业务已构建“25317+N”的市场布局, 全球市占率 4.5%, 积极卡位新能源赛道, 与比亚迪、特斯拉、 Rivian、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主流新能源车企开展合作,业绩企稳回升。旗下镁瑞丁是全球最大的镁合金压铸件供应商, 北美市场占有率65%, 成熟研发产品重约 100KG,涉及 1kg 以内的小部件如方向盘、转向柱支架、座椅支架; 3-5kg 的仪表盘支架大型件; 5-10kg 的侧门内门板、后掀背门内门板。同时公司变速箱分动器及分动箱壳体和壳盖、发动机支架等均已经在北美有成熟应用,汽车底盘件如减震塔以及底板梁等都有技术储备和实践。 随着上游镁供给放量,镁价有望走低,下游汽车轻量化需求旺盛,镁合金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先发优势明显。 通航飞机制造业务订单良好,经营稳健,是全球前三活塞式飞机制造商。 旗下钻石飞机在整机设计研发、发动机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具备同行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2022 年共交付 239 架,销售单价达到 75.7 万美元,私人消费机 DA50/DA62 销量快速增加。未来公司将加快国内青岛生产基地产能释放,并有序引进新机型,卡位新基地,加速通航飞机制造国产化,助力国内通航产业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 155.26 亿元、 173.51 亿元、 196.86 亿元,同比增长 24.84%、 11.76%、 13.46%。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8.44 亿元、 10.73 亿元、 13.01 亿元,同比增长 153.18%、 27.1%、 21.26%。综合可比公司估值, 给予公司 2023 年 20 倍 PE 的估值,对应股价 10.02 元,市值 214.55亿元。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通航飞机销量不及预期; 境外业务风险; 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