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动态点评:深度绑定大客户,加码汽车业务-230321

文本预览:
东山精密(002384) 【事项】 近期,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向Japan Display Inc.收购其持有的苏州晶端100%股权,目前,公司已向JDI支付除基础对价15%以外的全部对价,本次股权收购事项交割已完成,苏州晶端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助力公司“NE战略”有效推进,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业务,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解决方案。 【评论】 特斯拉4680发展引领行业新趋势,圆柱结构件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特斯拉4680电池提出大圆柱+无极耳+CTC的解决方案,相较于2170电池,其单体能量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可增加16%,功率提升6倍、成本降低14%。特斯拉自产4680电池,规划应用车型包括Model3/Y,Cybertruck和Semi-truck。目前,宝马、松下、三星SDI、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国内外主流企业纷纷相继布局4680电池,预计2023年有望迎来4680大圆柱池爆发元年。4680全新设计使得结构件采购呈现定制化、成套化趋势,单车价值量有所提升,这将带动圆柱结构件市场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绑定大客户,汽车业务放量在即。东山精密主要为北美的新能源汽车大客户供货,多产品线协同发展,助力单车价值量提升:1)大圆柱电池结构件方面:公司的壳体处于送样验证阶段,防爆阀产品已经小批量供货;2)白车身方面:目前公司已为特斯拉供应白车身,未来随着生产基地与大客户产能的就近配套,有望承接对运输半径要求较高的白车身中大件产品;3)PCB板块:从纯软板向打件以及模块化方向发展,单车价值量有望翻倍提升;4)车载屏方面:2022年12月,东山精密收购苏州晶端,拓展车载屏业务。同时,公司收购北美的Aranda、AutoTech US等冲压件工厂就近配套大客户进行产能布局,未来随着公司在新产品线研发的有序推进与新产能的逐步释放,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根据新产能的释放节奏以及新业务渗透率的提升速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0.56/405.04/483.17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2/30.33/38.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9/1.77/2.27元,PE分别为21/16/13倍。我们认为公司汽车业务有望持续增长,给予“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东方财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动态点评:深度绑定大客户,加码汽车业务-2303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动态点评:深度绑定大客户,加码汽车业务-23032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动态点评:深度绑定大客户,加码汽车业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东山精密(002384) 【事项】 近期,公司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向Japan Display Inc.收购其持有的苏州晶端100%股权,目前,公司已向JDI支付除基础对价15%以外的全部对价,本次股权收购事项交割已完成,苏州晶端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助力公司“NE战略”有效推进,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业务,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解决方案。 【评论】 特斯拉4680发展引领行业新趋势,圆柱结构件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特斯拉4680电池提出大圆柱+无极耳+CTC的解决方案,相较于2170电池,其单体能量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可增加16%,功率提升6倍、成本降低14%。特斯拉自产4680电池,规划应用车型包括Model3/Y,Cybertruck和Semi-truck。目前,宝马、松下、三星SDI、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国内外主流企业纷纷相继布局4680电池,预计2023年有望迎来4680大圆柱池爆发元年。4680全新设计使得结构件采购呈现定制化、成套化趋势,单车价值量有所提升,这将带动圆柱结构件市场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绑定大客户,汽车业务放量在即。东山精密主要为北美的新能源汽车大客户供货,多产品线协同发展,助力单车价值量提升:1)大圆柱电池结构件方面:公司的壳体处于送样验证阶段,防爆阀产品已经小批量供货;2)白车身方面:目前公司已为特斯拉供应白车身,未来随着生产基地与大客户产能的就近配套,有望承接对运输半径要求较高的白车身中大件产品;3)PCB板块:从纯软板向打件以及模块化方向发展,单车价值量有望翻倍提升;4)车载屏方面:2022年12月,东山精密收购苏州晶端,拓展车载屏业务。同时,公司收购北美的Aranda、AutoTech US等冲压件工厂就近配套大客户进行产能布局,未来随着公司在新产品线研发的有序推进与新产能的逐步释放,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根据新产能的释放节奏以及新业务渗透率的提升速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0.56/405.04/483.17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2/30.33/38.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9/1.77/2.27元,PE分别为21/16/13倍。我们认为公司汽车业务有望持续增长,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