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

上传日期:2023-03-21 13:29:20 / 研报作者:周策杨鑫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

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
文本预览:

《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230315(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财信证券《新能源电池新技术之三行业深度: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与锂处于同一主族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的钠资源非常丰富,完全不受资源和地域的限制,所以钠离子电池能够完美解决资源“卡脖子”问题。由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需要用到价格较高的锂盐作为原材料,加之阴阳极集流体均可使用价格较低的铝箔,因此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的30%以上。即使当碳酸锂价格跌至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相对磷酸铁锂电池仍有15%左右的成本优势。   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优于磷酸铁锂:钠离子的溶剂化能比锂离子更低,即具有更好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同时,相同浓度的电解液具有比锂盐电解液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因此,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更好,功率输出和接受能力更强,已公开的钠离子电池具备3C及以上充放电倍率,在规模储能调频和新能车上均能得到很好的应用。钠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较磷酸铁锂更优异,在-20℃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达到90%以上,高温80℃可以循环充放使用,这将提升新能车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达成率,降低储能系统的一次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层状氧化物+硬碳是当前主流方案:按正极材料分,钠离子电池主要有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和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体系。层状氧化物结构类似于锂离子电池的三元材料,其因技术转化容易、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较好而成为当前产业化进展最快的钠离子电池体系。普鲁士体系原材料成本低廉、能量密度高且理论寿命优于层状氧化物,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体系,但是结晶水、氰化物毒性问题是需要在规模化应用前解决的重大问题。聚阴离子正极的循环性能较好,且工作电压高,但能量密度较低,导电性、倍率性能较差,需要使用碳包覆或掺杂提高电子电导率。负极材料方面,硬碳材料具备储钠比容量较高、储钠电压较低、循环性能较好等诸多性能优势,同时具备碳源丰富、低成本、无毒环保等优势,是当前首选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在乘用车和储能应用前景大,市场规模有望超1800亿元:通过AB电池技术,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车续航能到达到300~500km,且成本较锂离子电池更低,有望在中低端电动车上广泛应用。同样得益于成本优势,聚阴离子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有较好的循环寿命,在储能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市场。根据我们的测算,2027年全球钠电池乘用车、电动两轮车、储能电池、电动工具装机量分别有望达到29.75、26.15、343.28、8.66GWh,按照储能电池0.45元/wh、其他电池0.5元/wh的价格进行计算,总市场有望超1800亿元。   投资建议:根据各公司的产业化进展来看,2023年将会是各大企业实现钠离子电池量产及规模化应用的元年,有望先后在二轮车、乘用车、储能领域实现逐步渗透。建议重点关注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环节。推荐关注钠离子电池环节布局领先的企业:【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孚能科技】、【传艺科技】、【维科技术】;钠电正极材料:【振华新材】、【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创环保】、【美联新材】、【七彩化学】;钠电负极材料:【贝特瑞】、【杉杉股份】、【圣泉集团】、【元力股份】等。   风险提示:新技术验证和测试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上涨;行业相关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