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基于3.17央行降准的思考:周期右侧的宽松-230317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2023年3月27日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通过对流动性缺口进行计算,央行选择在当前时点降准或更多是出于缓释银行成本压力和助力宽信用考虑。 落实到利率策略,降准利好短久期利率品种表现,看短做短胜率较高,可适当增加五年利率的配置。长久期利率品种在流动性均衡、经济渐次式弱修复、信贷投放平稳背景下将延续窄幅震荡格局。对于交易盘,方向不利,波段难做,性价比较低。对于配置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降准缘故:缓释银行成本压力和助力宽信用或是主要原因 从央行视角来看,降准有三大逻辑:一是补充流动性缺口,二是缓释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三是稳经济和宽信用的信号意义。具体来看,我们理解,站在当前时点降准,后两点或更占据主导: (1)3月流动性缺口并不大,当前降准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意义有限 我们通过测算降准前后的流动性缺口发现,降准的确对流动性形成支撑,降准后中性情境下的超储率达1.57%,属于近5年历史同期中上水平。但本质上,降准前的1.36%的超储率同历史同期相比并不弱(18、19年为1.3%),即使不降准,预计最终流动性体感也同1-2月相似,并非当下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2)大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和宽信用信号或才是本次降准的核心原因 首先,需要关注到自2022年年初开始,大行就承担起贷款投放“头雁”角色,贷款投放增速超过中小行,同时增速差逐步加大; 其次,我们了解到1-2月份部分大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方式完成大量贷款投放,银行净息差压力明显; 最后,1-2月居民部门债务收缩出现拐点,同地产数据超预期表现相印证,反映了经济内生动能修复的开始,结合近期票据利率和3月月中MLF超量续作表现,3月信贷预计不弱。降准相当于释放低成本资金,有利于缓释大行持续投放贷款的成本端压力,进而助力宽信用。 利率策略: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流动性均衡和经济渐次式弱修复背景下,看短做短胜率较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配置盘建议耐心等待。 (1)流动性和短久期利率品种: 降准有利于补充流动性,月内资金利率中枢稳定,波动性有所收敛,短端受益于资金面宽松和前期较高的点位或下行明显,看短做短胜率较高,可适度关注5Y利率品种的配置价值; (2)长久期利率品种交易性价比较低,建议等待配置时点 长久期利率品种近期略有下行,本质上同“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低于预期,机构利率仓位较轻导致配置压力大,流动性略有宽松”相关。 展望中期,从动能修复来看,1-2月经济数据反映了“消费、地产修复,制造业、基建保持稳健、进出口回落,经济回暖”特征,在5%增速目标下,我们认为后续动能沿着均衡修复路径演进,带动长久期品种收益率上行节奏比想象中来的慢一点。但调整虽迟但到,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修复仍是持续性事件。长端利率品种在流动性均衡、经济渐次式弱修复、信贷投放平稳背景下,将延续窄幅震荡格局。映射至策略上,对于交易盘,方向不利,波段难做,性价比较低。对于配置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风险提示 1.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基于3.17央行降准的思考:周期右侧的宽松-230317(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基于3.17央行降准的思考:周期右侧的宽松-230317(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基于3.17央行降准的思考:周期右侧的宽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2023年3月27日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通过对流动性缺口进行计算,央行选择在当前时点降准或更多是出于缓释银行成本压力和助力宽信用考虑。 落实到利率策略,降准利好短久期利率品种表现,看短做短胜率较高,可适当增加五年利率的配置。长久期利率品种在流动性均衡、经济渐次式弱修复、信贷投放平稳背景下将延续窄幅震荡格局。对于交易盘,方向不利,波段难做,性价比较低。对于配置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降准缘故:缓释银行成本压力和助力宽信用或是主要原因 从央行视角来看,降准有三大逻辑:一是补充流动性缺口,二是缓释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三是稳经济和宽信用的信号意义。具体来看,我们理解,站在当前时点降准,后两点或更占据主导: (1)3月流动性缺口并不大,当前降准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意义有限 我们通过测算降准前后的流动性缺口发现,降准的确对流动性形成支撑,降准后中性情境下的超储率达1.57%,属于近5年历史同期中上水平。但本质上,降准前的1.36%的超储率同历史同期相比并不弱(18、19年为1.3%),即使不降准,预计最终流动性体感也同1-2月相似,并非当下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2)大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和宽信用信号或才是本次降准的核心原因 首先,需要关注到自2022年年初开始,大行就承担起贷款投放“头雁”角色,贷款投放增速超过中小行,同时增速差逐步加大; 其次,我们了解到1-2月份部分大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方式完成大量贷款投放,银行净息差压力明显; 最后,1-2月居民部门债务收缩出现拐点,同地产数据超预期表现相印证,反映了经济内生动能修复的开始,结合近期票据利率和3月月中MLF超量续作表现,3月信贷预计不弱。降准相当于释放低成本资金,有利于缓释大行持续投放贷款的成本端压力,进而助力宽信用。 利率策略: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流动性均衡和经济渐次式弱修复背景下,看短做短胜率较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配置盘建议耐心等待。 (1)流动性和短久期利率品种: 降准有利于补充流动性,月内资金利率中枢稳定,波动性有所收敛,短端受益于资金面宽松和前期较高的点位或下行明显,看短做短胜率较高,可适度关注5Y利率品种的配置价值; (2)长久期利率品种交易性价比较低,建议等待配置时点 长久期利率品种近期略有下行,本质上同“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低于预期,机构利率仓位较轻导致配置压力大,流动性略有宽松”相关。 展望中期,从动能修复来看,1-2月经济数据反映了“消费、地产修复,制造业、基建保持稳健、进出口回落,经济回暖”特征,在5%增速目标下,我们认为后续动能沿着均衡修复路径演进,带动长久期品种收益率上行节奏比想象中来的慢一点。但调整虽迟但到,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修复仍是持续性事件。长端利率品种在流动性均衡、经济渐次式弱修复、信贷投放平稳背景下,将延续窄幅震荡格局。映射至策略上,对于交易盘,方向不利,波段难做,性价比较低。对于配置盘,经济周期右侧的货币宽松是长债的降仓机会。 风险提示 1.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