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

上传日期:2023-03-16 21:22:02 / 研报作者:李卿云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pdf
大小:7.8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

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
文本预览:

《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230316(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头豹研究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定义   质子交换膜(PEM)是有机氟化工产业的终端产品,具备特异性的质子传递功能,使得电极反应顺利进行。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是一种致密的选择性透过膜,也是电解质(传递质子)和电极活性物质(电催化剂)的基底。氢气通过气体扩散层,在阳极催化剂作用下失去电子变成质子,质子在质子交换膜上特异性地传递到阴极并与氧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质子交换膜只传递质子,而气体分子和其他离子无法通过。质子交换膜的材料性能需满足高质子传导率、低气体渗透性、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表面适于与催化剂结合、性价比适当的要求。   2.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分类   根据氟含量,可将质子交换膜分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部分氟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无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复合质子交换膜。   3.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特征   中国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潜力巨大。2021年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总需求面积为11.2万m2,较上年增长80%以上。由于质子交换膜生产的技术壁垒较高,原材料的制备、运输、聚合以及最后的成膜环节都各有其难点,全球仅少数公司掌握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膜电极的质子传导率、厚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下游应用厂家对质子交换膜供应商也有着严格的准入认证。加上氟化工是重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相关限制性政策较多,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需要严格的环保审核,后发者进入行业也需通过复杂的环境评测。质子交换膜行业前期资金与时间成本投入巨大,2018年东岳未来氢能进行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立项,投资近10亿元打造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基地,计划建设时间5年,其中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及配套化学品产业化项目于2022年6月竣工。较高的准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行业整体良性竞争,且国内企业主要面对的是海外企业的竞争,国内厂商更多是竞合关系,相关企业完成预研后可通过产能扩张快速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