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香港)-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市场波动:能解救硅谷银行的,恰恰是它自己?-230312

文本预览:
电影《大空头》中,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崩盘,因此购买了大量的CDS来下注。虽然最终大获全胜,但做空的过程却充满了各种曲折,其管理的资金也多次面临清盘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这位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低估了市场的调整能力。因为任何一次小型危机,都可能触发市场的相关调整以及监管应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金融系统的压力。 硅谷银行的轰然倒下,带来了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因此大幅下行——而这可能是硅谷银行在破产前最希望看到的场景。不幸的是,如果这是一次烟花表演,那么硅谷银行成了点燃烟花的火药。 短期而言,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这很可能让美联储在本月选择加息25个基点,而非市场担心的50个基点。由于监管介入及时,以及事件本身会让金融机构更加关注风险管理,硅谷银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金融风险。 这造成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困境:隐藏金融风险勉力维持机构运行,硅谷银行的未实现损失会越来越大;而爆雷后带来的市场避险情绪反而会减轻类似的风险和亏损;金融风险越大,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某个角度而言,硅谷银行遇到的危机,恰恰可能要靠“爆雷”才能解决。
展开>>
收起<<
《国泰君安(香港)-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市场波动:能解救硅谷银行的,恰恰是它自己?-2303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香港)-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市场波动:能解救硅谷银行的,恰恰是它自己?-23031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香港)《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市场波动:能解救硅谷银行的,恰恰是它自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电影《大空头》中,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崩盘,因此购买了大量的CDS来下注。虽然最终大获全胜,但做空的过程却充满了各种曲折,其管理的资金也多次面临清盘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这位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低估了市场的调整能力。因为任何一次小型危机,都可能触发市场的相关调整以及监管应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金融系统的压力。 硅谷银行的轰然倒下,带来了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因此大幅下行——而这可能是硅谷银行在破产前最希望看到的场景。不幸的是,如果这是一次烟花表演,那么硅谷银行成了点燃烟花的火药。 短期而言,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波动,这很可能让美联储在本月选择加息25个基点,而非市场担心的50个基点。由于监管介入及时,以及事件本身会让金融机构更加关注风险管理,硅谷银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金融风险。 这造成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困境:隐藏金融风险勉力维持机构运行,硅谷银行的未实现损失会越来越大;而爆雷后带来的市场避险情绪反而会减轻类似的风险和亏损;金融风险越大,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某个角度而言,硅谷银行遇到的危机,恰恰可能要靠“爆雷”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