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共识会形成,只是需要点时间-230312

文本预览:
过去的一周,宏观信息量可以用“爆炸”来形容,从国内政府工作报告到海外硅谷银行关闭,一连串的事件驱使之下,全球市场重新回到risk-off交易模式。A股的走势同样令人忧心,好不容易站上的3300点再度失守。 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沪指攻克3300。我们在3月月报《分子向上、分母向下》中提出,市场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分子端(经济预期上修+产业政策),而阻力则多来自于资金情绪、美元流动性等分母端变量。如果将本周发生的几个事情连在一起看,那就是:尽管分子是在向上(信贷继续大超预期),但向上预期分歧加剧(经济增长目标只有5%);同时,分母端压力进一步加剧(美元流动性趋紧的同时,还叠加了硅谷银行事件)。于是,全球市场切换至Risk-off交易模式,A股自高位持续下挫。 本轮贝塔行情的再审视——主线逻辑与支线逻辑。通过梳理过去一个多季度的行情,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整段行情A股的主线逻辑,就是经济预期的扭转。当经济预期上修时(11月、跨年、2月中旬后),指数就能向上;反之就向下(春节后复工数据不及预期)。二)产业政策、美元松紧,更像是支线逻辑,更多在主线逻辑变弱时发挥作用。如:节前外资汹涌、两会数字经济与中字头表现活跃。三)市场沿着经济预期上修的方向不断进攻、扩散,于是在时间轴上,就有了大盘价值(2022年11月至今)>>中盘价值(年初以来)>>小盘价值(春节以来)的先后领涨。 宏观预期走入十字路口,新共识终将形成,但需要点时间。本周的市场走出了非常割裂的表现:2月信贷继续超预期高增(甚至居民中长贷增速时隔一半年首次回升),但顺周期板块却在本周遭受重挫;同样背离的还有商品,一边是螺纹钢、玻璃价格的不断新高,一边是相应股价跌跌不休。 背离的原因?无外乎宏观预期的巨大分歧。在贝塔行情推进了一个季度后,市场已经不再定价经济的方向,转而定价经济的强度;同时,近期的政策信号(5%的增长目标、央行平稳信贷节奏的表述、银保监会整治不法贷款中介等),使得市场非但不交易利好,反而担心后续增长的持续性。 可以判断的是,贝塔行情已经进入到了十字路口,接下来需要有一个共识重建的过程。新的共识终将形成,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后续重点观察:信贷数据的持续性(3月很重要)、地产恢复是脉冲式还是可持续反转、有无实质性调控政策出台等。在此之前,预计指数震荡与轮动还会延续。 当前策略的建议:一是收缩战线,继续围绕中大市值布局,考虑到硅谷银行事件对于美联储加息决策的影响(周五非农数据后加息预期也相应下移),提升长久期核心资产(食饮、医药/医美)的推荐级别;二是继续沿着【内需改善+低位】方向布局,重点关注:基建施工、地产后周期、广告传媒。主题方面,重点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运营商(国央企+数字经济)、建筑(国央企+一带一路)。 行业配置建议:收缩战线,围绕内需+低位做下沉,适度加配核心资产。(一)内需改善+低位下沉:建材/厨电、中药/化药、广告传媒;(二)长久期核心资产:白酒/调味品、医美/创新药;(三)“中特+”板块:运营商、建筑。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共识会形成,只是需要点时间-23031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共识会形成,只是需要点时间-23031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共识会形成,只是需要点时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过去的一周,宏观信息量可以用“爆炸”来形容,从国内政府工作报告到海外硅谷银行关闭,一连串的事件驱使之下,全球市场重新回到risk-off交易模式。A股的走势同样令人忧心,好不容易站上的3300点再度失守。 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沪指攻克3300。我们在3月月报《分子向上、分母向下》中提出,市场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分子端(经济预期上修+产业政策),而阻力则多来自于资金情绪、美元流动性等分母端变量。如果将本周发生的几个事情连在一起看,那就是:尽管分子是在向上(信贷继续大超预期),但向上预期分歧加剧(经济增长目标只有5%);同时,分母端压力进一步加剧(美元流动性趋紧的同时,还叠加了硅谷银行事件)。于是,全球市场切换至Risk-off交易模式,A股自高位持续下挫。 本轮贝塔行情的再审视——主线逻辑与支线逻辑。通过梳理过去一个多季度的行情,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整段行情A股的主线逻辑,就是经济预期的扭转。当经济预期上修时(11月、跨年、2月中旬后),指数就能向上;反之就向下(春节后复工数据不及预期)。二)产业政策、美元松紧,更像是支线逻辑,更多在主线逻辑变弱时发挥作用。如:节前外资汹涌、两会数字经济与中字头表现活跃。三)市场沿着经济预期上修的方向不断进攻、扩散,于是在时间轴上,就有了大盘价值(2022年11月至今)>>中盘价值(年初以来)>>小盘价值(春节以来)的先后领涨。 宏观预期走入十字路口,新共识终将形成,但需要点时间。本周的市场走出了非常割裂的表现:2月信贷继续超预期高增(甚至居民中长贷增速时隔一半年首次回升),但顺周期板块却在本周遭受重挫;同样背离的还有商品,一边是螺纹钢、玻璃价格的不断新高,一边是相应股价跌跌不休。 背离的原因?无外乎宏观预期的巨大分歧。在贝塔行情推进了一个季度后,市场已经不再定价经济的方向,转而定价经济的强度;同时,近期的政策信号(5%的增长目标、央行平稳信贷节奏的表述、银保监会整治不法贷款中介等),使得市场非但不交易利好,反而担心后续增长的持续性。 可以判断的是,贝塔行情已经进入到了十字路口,接下来需要有一个共识重建的过程。新的共识终将形成,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后续重点观察:信贷数据的持续性(3月很重要)、地产恢复是脉冲式还是可持续反转、有无实质性调控政策出台等。在此之前,预计指数震荡与轮动还会延续。 当前策略的建议:一是收缩战线,继续围绕中大市值布局,考虑到硅谷银行事件对于美联储加息决策的影响(周五非农数据后加息预期也相应下移),提升长久期核心资产(食饮、医药/医美)的推荐级别;二是继续沿着【内需改善+低位】方向布局,重点关注:基建施工、地产后周期、广告传媒。主题方面,重点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运营商(国央企+数字经济)、建筑(国央企+一带一路)。 行业配置建议:收缩战线,围绕内需+低位做下沉,适度加配核心资产。(一)内需改善+低位下沉:建材/厨电、中药/化药、广告传媒;(二)长久期核心资产:白酒/调味品、医美/创新药;(三)“中特+”板块:运营商、建筑。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