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策略周报:美国加息压力交织国内复苏预期下的行情演绎-230312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本周(3月6-10日)A股各大指数出现回调,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跑输中证1000指数,建材、汽车、非银等板块跌幅较大。外围市场回调,主要受美联储鹰派发言影响,香港市场再度回调,汇率方面相对平稳,但北上资金仍然流出为主。近期,复苏板块资金显著流出,分别流向TMT、光储、和央企等板块,经济新动能方向显著优势,有望保持。 短期来看,国内方面,在两会发布经济总量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政策后,市场更青睐于科技。汽车降价补贴的消息也让投资者对消费复苏产生了分歧。在A股持续反弹4个月后开始回调;国际方面,美国较强的通胀水平和坚挺的劳动力市场使得鲍威尔重申鹰派立场,市场预测美联储可能加大加息力度,3月加息幅度由原来的0.25%提升至0.50%。虽然仅有50%的概率,但这一预期正在酿成。同时,持续的利率上行也使得硅谷银行流动性突发危机,股价单日下跌超过60%。内外利空因素叠加,对A股市场产生了负面的连锁影响。 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坚持年度看多A股慢牛行情这一观点不变。 首先,近期的宏观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宏观经济持续复苏。2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2.6%,为自去年12月以来持续上行;2月份CPI同比上涨1.0%,PPI同比下降1.4%,基本控制在合理水平;2月末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9.9%和11.5%,企业继续成为宽信用的主力,并且在结构上继续改善,居民部门的信用收缩或也出现了拐点。 其次,上证综指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为13.1倍和11.7倍,分位点分别为48%和24%,并未高估;证监会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为主。 第三,自去年底以来,疫情防控、平台经济、房地产等相关政策先后转向。两会设定的GDP目标相对合理但加大了结构性转型的力度,并积极深化国企改革。 第四,美国加息虽有超预期变化,但接近加息尾声,叠加美股季节性因素,对A股的负面影响较去年大幅下降。 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市场整体在基本面复苏、较低估值以及政策加持下慢牛行情可期,每次回调即为买入机会。但与去年相比,政策主导下的结构性机会发生变化,以数字经济和央企国企为主的投资标的其持续性或将更长。 短期来看,存量资金博弈并未发生改变,预期和性价比成为焦点: 1.经济复苏板块正寻找定价合理的区域,拥挤度和预期逐渐回到合适的位置。目前仍在复苏初期,复苏的高度仍然有机会超过既定经济目标。如果市场对复苏过度悲观,出现超跌机会也值得配置。关注泛消费、地产链、化工和有色金属等复苏板块超跌或者企稳反弹的机会。 2.全年主线仍然关注经济新动能,数字经济板块是标配,其余看好高端制造、医疗器械、创新药和平台经济。风储如期迎来超跌反弹机会,目前仍有机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反弹动力。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短期的相对优势。 3.主题方面延续关注中字头央企。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二、疫情反复超预期;三、“稳增长”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策略周报:美国加息压力交织国内复苏预期下的行情演绎-23031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策略周报:美国加息压力交织国内复苏预期下的行情演绎-23031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策略周报:美国加息压力交织国内复苏预期下的行情演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本周(3月6-10日)A股各大指数出现回调,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跑输中证1000指数,建材、汽车、非银等板块跌幅较大。外围市场回调,主要受美联储鹰派发言影响,香港市场再度回调,汇率方面相对平稳,但北上资金仍然流出为主。近期,复苏板块资金显著流出,分别流向TMT、光储、和央企等板块,经济新动能方向显著优势,有望保持。 短期来看,国内方面,在两会发布经济总量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政策后,市场更青睐于科技。汽车降价补贴的消息也让投资者对消费复苏产生了分歧。在A股持续反弹4个月后开始回调;国际方面,美国较强的通胀水平和坚挺的劳动力市场使得鲍威尔重申鹰派立场,市场预测美联储可能加大加息力度,3月加息幅度由原来的0.25%提升至0.50%。虽然仅有50%的概率,但这一预期正在酿成。同时,持续的利率上行也使得硅谷银行流动性突发危机,股价单日下跌超过60%。内外利空因素叠加,对A股市场产生了负面的连锁影响。 但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坚持年度看多A股慢牛行情这一观点不变。 首先,近期的宏观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宏观经济持续复苏。2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2.6%,为自去年12月以来持续上行;2月份CPI同比上涨1.0%,PPI同比下降1.4%,基本控制在合理水平;2月末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9.9%和11.5%,企业继续成为宽信用的主力,并且在结构上继续改善,居民部门的信用收缩或也出现了拐点。 其次,上证综指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为13.1倍和11.7倍,分位点分别为48%和24%,并未高估;证监会实施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流入为主。 第三,自去年底以来,疫情防控、平台经济、房地产等相关政策先后转向。两会设定的GDP目标相对合理但加大了结构性转型的力度,并积极深化国企改革。 第四,美国加息虽有超预期变化,但接近加息尾声,叠加美股季节性因素,对A股的负面影响较去年大幅下降。 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市场整体在基本面复苏、较低估值以及政策加持下慢牛行情可期,每次回调即为买入机会。但与去年相比,政策主导下的结构性机会发生变化,以数字经济和央企国企为主的投资标的其持续性或将更长。 短期来看,存量资金博弈并未发生改变,预期和性价比成为焦点: 1.经济复苏板块正寻找定价合理的区域,拥挤度和预期逐渐回到合适的位置。目前仍在复苏初期,复苏的高度仍然有机会超过既定经济目标。如果市场对复苏过度悲观,出现超跌机会也值得配置。关注泛消费、地产链、化工和有色金属等复苏板块超跌或者企稳反弹的机会。 2.全年主线仍然关注经济新动能,数字经济板块是标配,其余看好高端制造、医疗器械、创新药和平台经济。风储如期迎来超跌反弹机会,目前仍有机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反弹动力。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短期的相对优势。 3.主题方面延续关注中字头央企。 风险提示 一、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二、疫情反复超预期;三、“稳增长”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