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硅谷银行破产评析:个案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230312

文本预览:
投资要点 2023 年 3 月 10 日, 硅谷银行宣告破产。我们认为硅谷银行破产属于个案风险,但后续需密切关注此类低概率、高风险事件。 对中国国内银行而言, 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风险事件, 海外个案风险不影响我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 硅谷银行破产的始末及成因? 1、始末: 2023 年 3 月 8 日,硅谷银行宣布抛售 210 亿美元 AFS(可出售投资),预计产生18 亿美元税后亏损。此外,公司将再融资 22.5 亿美元。 2023 年 3 月 9 日,公司股价大跌超 6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23 年 3 月 10 日,公司宣告破产。 2、成因: 过去,硅谷银行通过低息存款大量投资长久期、低风险的债券,获取价差。当前,资负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危机。①负债端: 美联储加息导致初创企业融资环境恶化,初创企业加速取款使公司低息存款流失严重。 ②资产端: 超配长久期、低风险低利率的债券。资产端流动性差导致无法应对初创企业的快速取款,被迫出售AFS(可出售投资)和 HTM(持有至到期投资)。受联储加息影响,硅谷银行持有的 AFS 和 HTM 已大幅度浮亏,被迫出售换取流动性,形成高额损失,最终破产。 是系统性风险 or 个案风险? 我们认为是个案风险,但后续需密切关注此类低概率、高风险事件。 ①负债端,其他银行遭挤兑的可能性小。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22Q4 末,硅谷银行仅 2.7%存款低于 25 万美元( FDIC 为破产银行的储户最高赔付 25 万美元),相比之下,其他样本银行 25 万美元以下存款占总存款比重的平均水平约 40%,大面积挤兑的风险相对小。 ②资产端,其他银行 HTM 的规模较小。 以 71 家在美上市中小银行为样本,截至 22Q4 末,硅谷银行 HTM 占总资产的43%,相比之下,其他中小银行 HTM 约占总资产 9%。即便出现挤兑,其他中小银行被迫出售 HTM 造成亏损的压力相对小。并且我们判断,若流动性危机加剧,美联储大概率会给予流动性支持,以避免银行被迫出售 AFS 和 HTM 造成亏损。 尽管现有浮亏可伴随美债利率下行化解,但近期欧美持续加息, 英国养老金危机、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风险事件频发,一定程度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已承压。后续需持续关注美联储加息力度,不排除此类黑天鹅事件再次爆发的可能性。 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风险事件。 ①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有限。 硅谷银行破产,外因是美联储快速加息。此前我国未大规模货币宽松,当前经济又处于平稳复苏阶段,我们判断中国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有限,银行表内金融投资出现大幅度浮亏的可能性极低。 ②国内银行资负结构合理。 硅谷银行破产,内因是资负结构期限错配。我国中小银行资负结构合理、流动性充裕。截至 22Q4 末,我国上市城农商行 HTM(持有至到期投资) 占总资产的 20%,低于硅谷银行 23pc;零售存款占总负债的 24%, 同样远高于硅谷银行。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海外个案风险不影响我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银行股,重点推荐:平安/兴业/宁波/招行+南京/江苏。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硅谷银行破产评析:个案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2303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硅谷银行破产评析:个案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2303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硅谷银行破产评析:个案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2023 年 3 月 10 日, 硅谷银行宣告破产。我们认为硅谷银行破产属于个案风险,但后续需密切关注此类低概率、高风险事件。 对中国国内银行而言, 我们认为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风险事件, 海外个案风险不影响我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 硅谷银行破产的始末及成因? 1、始末: 2023 年 3 月 8 日,硅谷银行宣布抛售 210 亿美元 AFS(可出售投资),预计产生18 亿美元税后亏损。此外,公司将再融资 22.5 亿美元。 2023 年 3 月 9 日,公司股价大跌超 6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23 年 3 月 10 日,公司宣告破产。 2、成因: 过去,硅谷银行通过低息存款大量投资长久期、低风险的债券,获取价差。当前,资负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危机。①负债端: 美联储加息导致初创企业融资环境恶化,初创企业加速取款使公司低息存款流失严重。 ②资产端: 超配长久期、低风险低利率的债券。资产端流动性差导致无法应对初创企业的快速取款,被迫出售AFS(可出售投资)和 HTM(持有至到期投资)。受联储加息影响,硅谷银行持有的 AFS 和 HTM 已大幅度浮亏,被迫出售换取流动性,形成高额损失,最终破产。 是系统性风险 or 个案风险? 我们认为是个案风险,但后续需密切关注此类低概率、高风险事件。 ①负债端,其他银行遭挤兑的可能性小。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22Q4 末,硅谷银行仅 2.7%存款低于 25 万美元( FDIC 为破产银行的储户最高赔付 25 万美元),相比之下,其他样本银行 25 万美元以下存款占总存款比重的平均水平约 40%,大面积挤兑的风险相对小。 ②资产端,其他银行 HTM 的规模较小。 以 71 家在美上市中小银行为样本,截至 22Q4 末,硅谷银行 HTM 占总资产的43%,相比之下,其他中小银行 HTM 约占总资产 9%。即便出现挤兑,其他中小银行被迫出售 HTM 造成亏损的压力相对小。并且我们判断,若流动性危机加剧,美联储大概率会给予流动性支持,以避免银行被迫出售 AFS 和 HTM 造成亏损。 尽管现有浮亏可伴随美债利率下行化解,但近期欧美持续加息, 英国养老金危机、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等风险事件频发,一定程度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已承压。后续需持续关注美联储加息力度,不排除此类黑天鹅事件再次爆发的可能性。 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 我们认为国内银行不太可能出现类似风险事件。 ①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有限。 硅谷银行破产,外因是美联储快速加息。此前我国未大规模货币宽松,当前经济又处于平稳复苏阶段,我们判断中国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有限,银行表内金融投资出现大幅度浮亏的可能性极低。 ②国内银行资负结构合理。 硅谷银行破产,内因是资负结构期限错配。我国中小银行资负结构合理、流动性充裕。截至 22Q4 末,我国上市城农商行 HTM(持有至到期投资) 占总资产的 20%,低于硅谷银行 23pc;零售存款占总负债的 24%, 同样远高于硅谷银行。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海外个案风险不影响我国银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银行股,重点推荐:平安/兴业/宁波/招行+南京/江苏。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