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可转债周报:弱预期下北向流出,市场回调-230312

文本预览:
市场回顾:北向流出,市场回调 本周(3.6-3.10)转债市场普遍下跌,周一上涨,而后下跌,日均市场成交额、日均换手率上升。转债行业普遍下跌,可选消费跌幅较大;从不同维度来看,转债平均跌幅小于正股平均跌幅;高价和中小盘转债下跌较多。个券涨少跌多,在474只可交易转债中,93只上涨,381只下跌;剔除本周新上市个券,盛路转债、花王转债、城市转债领涨,文灿转债、永和转债、远东转债领跌。剔除本周新上市个券,城市转债、盛路转债、蓝盾转债成交额居前。 转债价格下降,转股溢价率上升。截至3月10日,全市场可转债的平均价格是133.38元,与前周相比下跌1.53元,处于2021年以来40.90%分位数;全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3.19%,比前周上升2.54pct,处于2021年以来61.30%分位数。本周(3.6-3.10)股指普跌,大盘价值下跌较多;行业普跌,环保、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下跌较少,建筑材料、汽车、非银金融下跌较多。北向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A股日均成交额下降、换手率下降,融资交易占比下降。 A股估值有所下降,截至3月10日,A股整体市盈率(PE)为17.70X,处于31.56%分位值(2015年以来);行业估值方面,有色金属、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医药生物、通信的PE处于其历史分位数的低位,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的PB处于其历史分位数的低位。 市场前瞻:市场预期较弱 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数据局,政府或在数字经济、科技领域持续发力;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等,进一步完善加强金融集中监管。两会政策目标符合市场预期,政策并未实行强刺激,但着力强调稳增长和扩内需的目标。宏观数据方面,2月PMI显著改善但出口数据延续下滑,经济逐渐修复但出口仍面临下滑压力,后续内需依然是稳增长最重要的抓手;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后续来看,预计通胀暂不会成为2023年的主要任务——提振内需的主要制约。近期市场板块轮动和风格轮动较快,目前正处于1~2月经济数据即将发布的真空期,上市公司业绩正逐渐披露,两会正在进行中,市场主线不明朗,博弈特征较明显。我们建议围绕稳增长,增配受益于内需回升的转债。一是加大股性转债配置力度,选取正股行业景气度高、有一定驱动力、弹性较强的个券,同时注意赎回风险;二是关注新券、次新券,部分个券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正股有一定驱动力,可加大配置力度;三是关注业绩超预期个券。后续关注四月政治局会议、地产政策、1至2月经济数据、美联储加息等因素。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仍超预期;国际政治冲突加剧;国内外通胀恶化。
展开>>
收起<<
《开源证券-可转债周报:弱预期下北向流出,市场回调-230312(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可转债周报:弱预期下北向流出,市场回调-230312(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可转债周报:弱预期下北向流出,市场回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市场回顾:北向流出,市场回调 本周(3.6-3.10)转债市场普遍下跌,周一上涨,而后下跌,日均市场成交额、日均换手率上升。转债行业普遍下跌,可选消费跌幅较大;从不同维度来看,转债平均跌幅小于正股平均跌幅;高价和中小盘转债下跌较多。个券涨少跌多,在474只可交易转债中,93只上涨,381只下跌;剔除本周新上市个券,盛路转债、花王转债、城市转债领涨,文灿转债、永和转债、远东转债领跌。剔除本周新上市个券,城市转债、盛路转债、蓝盾转债成交额居前。 转债价格下降,转股溢价率上升。截至3月10日,全市场可转债的平均价格是133.38元,与前周相比下跌1.53元,处于2021年以来40.90%分位数;全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3.19%,比前周上升2.54pct,处于2021年以来61.30%分位数。本周(3.6-3.10)股指普跌,大盘价值下跌较多;行业普跌,环保、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下跌较少,建筑材料、汽车、非银金融下跌较多。北向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A股日均成交额下降、换手率下降,融资交易占比下降。 A股估值有所下降,截至3月10日,A股整体市盈率(PE)为17.70X,处于31.56%分位值(2015年以来);行业估值方面,有色金属、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医药生物、通信的PE处于其历史分位数的低位,房地产、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的PB处于其历史分位数的低位。 市场前瞻:市场预期较弱 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数据局,政府或在数字经济、科技领域持续发力;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等,进一步完善加强金融集中监管。两会政策目标符合市场预期,政策并未实行强刺激,但着力强调稳增长和扩内需的目标。宏观数据方面,2月PMI显著改善但出口数据延续下滑,经济逐渐修复但出口仍面临下滑压力,后续内需依然是稳增长最重要的抓手;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后续来看,预计通胀暂不会成为2023年的主要任务——提振内需的主要制约。近期市场板块轮动和风格轮动较快,目前正处于1~2月经济数据即将发布的真空期,上市公司业绩正逐渐披露,两会正在进行中,市场主线不明朗,博弈特征较明显。我们建议围绕稳增长,增配受益于内需回升的转债。一是加大股性转债配置力度,选取正股行业景气度高、有一定驱动力、弹性较强的个券,同时注意赎回风险;二是关注新券、次新券,部分个券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正股有一定驱动力,可加大配置力度;三是关注业绩超预期个券。后续关注四月政治局会议、地产政策、1至2月经济数据、美联储加息等因素。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仍超预期;国际政治冲突加剧;国内外通胀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