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策略周报:短暂RISKOFF不改科技成长占优趋势-230312

文本预览:
估值修复行情难以一蹴而就,A股进入短暂的预期调整与修正阶段。结构上,成长股分子端优势更为突出。 社融拐点初步显现,海外风险担忧升温。2月社融总量及结构的超预期极大程度增强市场对于国内需求修复的信心,当前来看,社融增速底部企稳的拐点基本确定,作为先行指标,其对于A股盈利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性意义,但当前来看修复幅度仍有待观察。本周海外资本市场也出现较大波动。一方面,鲍威尔鹰派发言引发海外紧缩预期骤然升温,利差倒挂拉响了美国经济最强衰退警报。另一方面,周中硅谷银行因流动性危机宣告破产,引发市场对流动性持续紧缩背景下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担忧。我们认为,本轮衰退周期不同于2008年,当前海外市场风险因素集中在金融体系而非实体经济,影响的更多是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本周A股市场进入了短暂的预期调整与修正阶段。5%的增长目标预示着今年弱复苏的现实。类比同样宏观环境下的2019、2013年,A股估值修复行情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把握市场节奏,结构上,成长股分子端优势更为突出。 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或成为23年科技行情的主轴。特殊的风险偏好影响因素带来不同的结构性机会,19年市场风险偏好的短端波动主要由贸易摩擦反复所支配,但这也同时驱动衍生出了科技行业的自主可控行情。对于23年市场风险偏好判断而言,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料会成为影响短端风险偏好波动的主轴。19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曲折,不仅造成市场指数的波动,更带动了电子半导体自主可控行情,以及鸿蒙OS产业孕育所推动的TMT行情。23年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取代贸易摩擦,对应的AIGC、数字经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半导体逻辑强度并不弱于19年。考虑23年科技所呈现出的多点迸发、软硬闭环特征,科技在政策声量中的权重提升幅度,以及科技在中美竞争中的优先地位体现,对于全年的科技行业空间应一直保持较高重视。其中,AIGC、数字经济等带动的新一轮科技基建投资有望推动通信行情。通信当前面临周期-信号-动量三重利好,周期层面,宏观经济进入扩张前期,具备硬科技特征的通信行业往往相对占优,信号层面,通信行业作为科技板块基础设施通常受益于科技板块资本开支周期上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有望引发新一轮TMT基建投资热潮,动量角度,通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重点关注运营商与数据中心产业链,此外,关注产业周期有望迎来上行的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面板),供给端修复、政策利好的传媒(游戏)与数字经济大潮下受益的计算机。 中银科技核心组合:当前时点,新技术/新产业正推动新一轮科技牛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元宇宙/高质量发展主题行情轮流演绎,软、硬件交替闭环,多点迸发的特征强化本轮科技行情持续性的延展。我们重申,泛科技行业行情与宏观经济高景气并不一定矛盾,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转型,泛科技行业逐渐成为国内主导产业,盈利端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更加紧密。基于此我们特推出中银科技核心组合,核心目标为优选优质科技行业公司实现阶段超额收益。从策略自上而下筛选以及行业自下而上推举两个维度,我们结合科技产业布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细分产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等多个特征综合考量来完成组合的构建,共推出三个组合:中银科技自上而下组合、中银科技行业推荐组合以及中银科技行业关注组合。 风险提示: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策略周报:短暂RISKOFF不改科技成长占优趋势-230312(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策略周报:短暂RISKOFF不改科技成长占优趋势-230312(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策略周报:短暂RISKOFF不改科技成长占优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估值修复行情难以一蹴而就,A股进入短暂的预期调整与修正阶段。结构上,成长股分子端优势更为突出。 社融拐点初步显现,海外风险担忧升温。2月社融总量及结构的超预期极大程度增强市场对于国内需求修复的信心,当前来看,社融增速底部企稳的拐点基本确定,作为先行指标,其对于A股盈利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性意义,但当前来看修复幅度仍有待观察。本周海外资本市场也出现较大波动。一方面,鲍威尔鹰派发言引发海外紧缩预期骤然升温,利差倒挂拉响了美国经济最强衰退警报。另一方面,周中硅谷银行因流动性危机宣告破产,引发市场对流动性持续紧缩背景下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担忧。我们认为,本轮衰退周期不同于2008年,当前海外市场风险因素集中在金融体系而非实体经济,影响的更多是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本周A股市场进入了短暂的预期调整与修正阶段。5%的增长目标预示着今年弱复苏的现实。类比同样宏观环境下的2019、2013年,A股估值修复行情难以一蹴而就,需要把握市场节奏,结构上,成长股分子端优势更为突出。 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或成为23年科技行情的主轴。特殊的风险偏好影响因素带来不同的结构性机会,19年市场风险偏好的短端波动主要由贸易摩擦反复所支配,但这也同时驱动衍生出了科技行业的自主可控行情。对于23年市场风险偏好判断而言,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料会成为影响短端风险偏好波动的主轴。19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曲折,不仅造成市场指数的波动,更带动了电子半导体自主可控行情,以及鸿蒙OS产业孕育所推动的TMT行情。23年中美科技摩擦/科技竞争取代贸易摩擦,对应的AIGC、数字经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半导体逻辑强度并不弱于19年。考虑23年科技所呈现出的多点迸发、软硬闭环特征,科技在政策声量中的权重提升幅度,以及科技在中美竞争中的优先地位体现,对于全年的科技行业空间应一直保持较高重视。其中,AIGC、数字经济等带动的新一轮科技基建投资有望推动通信行情。通信当前面临周期-信号-动量三重利好,周期层面,宏观经济进入扩张前期,具备硬科技特征的通信行业往往相对占优,信号层面,通信行业作为科技板块基础设施通常受益于科技板块资本开支周期上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有望引发新一轮TMT基建投资热潮,动量角度,通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重点关注运营商与数据中心产业链,此外,关注产业周期有望迎来上行的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面板),供给端修复、政策利好的传媒(游戏)与数字经济大潮下受益的计算机。 中银科技核心组合:当前时点,新技术/新产业正推动新一轮科技牛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元宇宙/高质量发展主题行情轮流演绎,软、硬件交替闭环,多点迸发的特征强化本轮科技行情持续性的延展。我们重申,泛科技行业行情与宏观经济高景气并不一定矛盾,随着国内经济逐步转型,泛科技行业逐渐成为国内主导产业,盈利端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更加紧密。基于此我们特推出中银科技核心组合,核心目标为优选优质科技行业公司实现阶段超额收益。从策略自上而下筛选以及行业自下而上推举两个维度,我们结合科技产业布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细分产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等多个特征综合考量来完成组合的构建,共推出三个组合:中银科技自上而下组合、中银科技行业推荐组合以及中银科技行业关注组合。 风险提示:逆周期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