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量化基本面系列报告之八:寻找选股策略与行业轮动策略的“舒适区”-230310

文本预览:
主要观点: 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存在阶段性的相对强弱,除了策略自身失效的因素外,客观市场环境也会导致获取alpha和beta的难度不一。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刻画当下市场更适合的策略类型,生成策略择时信号,为研究资源的配置和阶段性策略类型的侧重提供参考。 为什么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会阶段性失灵? 在不同时期,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对强弱,一方面,从策略主观而言,任何策略本身都存在阶段性失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客观上,不同的市场环境,获取alpha和获取beta的难度不一样,有的市场更适合自下而上的“挖票”(选股策略),而有的市场更适合侧重中观的研究(行业轮动策略)。 如何应对策略阶段性失灵? 公允策略构建:“策略本身”和“客观市场环境”是导致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阶段性相对强弱的主要原因,为了构建相对客观的策略择时信号系统,我们构造了“公允选股策略”和“公允行业轮动策略”,剥离掉策略自身失效导致失灵的因素。 策略择时系统构建:我们从基本逻辑出发,构建了基于宏观与市场(经济基本面、市场周期)、中观(风格切换、行业切换、资金切换)、微观(行业内分化、景气分歧度、投资者结构)多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投票法合成策略择时信号,综合评估当下市场环境是哪类策略的“舒适区”。 策略择时系统有助于策略适时策尽其才,有效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将策略择时信号应用在主观构造的选股策略和公允选股策略上,分别与4个不同的行业轮动策略进行结合后,策略择时后的收益、夏普、Calmar比例、调仓胜率、调仓盈亏比均有所提高。最后,我们将策略择时信号应用在报告《个股alpha与行业beta的双剑合璧》中的双驱选股模型上,构造基于策略择时后的双驱选股策略,结果表明,“双驱+择时”策略相对原双驱策略的收益有明显提升、风险收益比进一步提高。今年来,策略择时信号表明当下市场更适合选股策略。 风险提示 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过去的回测业绩不代表未来;量化模型本身存在失效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量化基本面系列报告之八:寻找选股策略与行业轮动策略的“舒适区”-230310(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量化基本面系列报告之八:寻找选股策略与行业轮动策略的“舒适区”-230310(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量化基本面系列报告之八:寻找选股策略与行业轮动策略的“舒适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主要观点: 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存在阶段性的相对强弱,除了策略自身失效的因素外,客观市场环境也会导致获取alpha和beta的难度不一。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刻画当下市场更适合的策略类型,生成策略择时信号,为研究资源的配置和阶段性策略类型的侧重提供参考。 为什么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会阶段性失灵? 在不同时期,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对强弱,一方面,从策略主观而言,任何策略本身都存在阶段性失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客观上,不同的市场环境,获取alpha和获取beta的难度不一样,有的市场更适合自下而上的“挖票”(选股策略),而有的市场更适合侧重中观的研究(行业轮动策略)。 如何应对策略阶段性失灵? 公允策略构建:“策略本身”和“客观市场环境”是导致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阶段性相对强弱的主要原因,为了构建相对客观的策略择时信号系统,我们构造了“公允选股策略”和“公允行业轮动策略”,剥离掉策略自身失效导致失灵的因素。 策略择时系统构建:我们从基本逻辑出发,构建了基于宏观与市场(经济基本面、市场周期)、中观(风格切换、行业切换、资金切换)、微观(行业内分化、景气分歧度、投资者结构)多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投票法合成策略择时信号,综合评估当下市场环境是哪类策略的“舒适区”。 策略择时系统有助于策略适时策尽其才,有效提升投资组合的收益将策略择时信号应用在主观构造的选股策略和公允选股策略上,分别与4个不同的行业轮动策略进行结合后,策略择时后的收益、夏普、Calmar比例、调仓胜率、调仓盈亏比均有所提高。最后,我们将策略择时信号应用在报告《个股alpha与行业beta的双剑合璧》中的双驱选股模型上,构造基于策略择时后的双驱选股策略,结果表明,“双驱+择时”策略相对原双驱策略的收益有明显提升、风险收益比进一步提高。今年来,策略择时信号表明当下市场更适合选股策略。 风险提示 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过去的回测业绩不代表未来;量化模型本身存在失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