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30309

上传日期:2023-03-09 10:20:44 / 研报作者:韩保倩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30309.pdf
大小:8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文本预览: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3030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3030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财经新闻】   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机遇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   上期所:2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24起   伦镍事件后续:又有5家机构向LME申索赔偿港交所发声回应   【国都策略视点】   策略观点:近期关注美国核心通胀变化、国内经济复苏状况   【财经新闻】   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发展   【上海证券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亦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撑腰、打气、鼓劲   “近年来,部分地区总结提炼改革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围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地方性立法工作,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的诉求和关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介绍,浙江在2020年1月出台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为推动当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成效。   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家武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加强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精神、支持民企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实施了多项民营经济平等保护措施,陆续出台多个规范性文件;政法系统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坚持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撑腰、打气、鼓劲。”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说,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全国工商联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一道,每年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开展“法治进民企”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   更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发布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把“两个毫不动摇”落实落细,释放更加坚决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权益的强烈信号。   针对侵犯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对错案一经发现、坚决予以纠正”,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   有代表委员建议,尽快从法律层面帮助民营经济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问题,让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到加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其抓手就是尽快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把“三个平等”真正落实、落地、落细。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   “民营企业需要政策的连贯性及相关配套措施的一致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制定行业规则要以市场化运营为基本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化运行体系,规范执法环节,减少行政手段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同时,要加强规则制定、市场监管和基础设施服务供给,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建议,推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法,用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民营企业的基本性质、地位和作用,确立民营企业的历史新定位和新使命。同时,将市场环境、营商环境纳入法治轨道,对国资、外资、民企一视同仁。   王建沂认为,可在现有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特别是在地方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在全国层面研究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上位法,有利于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权、人格权、财产权和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不仅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也为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了“中国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交集团作为全球基建领域的领军者、“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已关注到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又出现了诸多新的形势和机遇。结合中交集团实践以及个人思考,王彤宙建议,汇聚各方合力,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相关主体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朋友圈”日益扩大,“基建通”硕果累累,“资金融”成效显著,“惠民生”方面也取得实效。中交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投资项目超过3000个,修建公路铁路里程超过18000公里,打造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柬埔寨金港高速、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标志性项目,为全球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是造福全人类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王彤宙表示,全球经济震荡复苏,“一带一路”在发挥国际公共产品作用上迎来更多机遇: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引擎”,中国转型升级与相关国家重振需求契合,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更大空间。此外,中国加快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出去”与“引进来”联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强助力。要找准“一带一路”升级实施路径,汇聚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创新辉煌。   结合中交集团实践及个人思考,王彤宙提出了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的四方面考虑:   一是从“硬联通”为主向“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并举升级,从“重当前”向“利长远”升级。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惠民工程,与所在国人民、企业共享成果。   二是推动模式升级。从单一项目向多个项目群联动升级,从施工建设为主向一体化实施升级,从点状参与向区域规划牵引一揽子实施升级。   三是推动绿色升级。绿色低碳是发展大趋势,也是基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加速推进境外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助力基础设施全产链绿色升级,加强工程建造和运营维护阶段设施设备的绿色集约利用,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升级。   四是推动安全升级。要锻造合规经营长效机制,有效应对国际化经营环境的新挑战。   多方合力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   王彤宙表示,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离不开相关支持政策。对此,他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鼓励支持企业创新海外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企业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互利共赢,主动深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国际化经营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重点央企,鼓励支持开展海外业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助其在补齐业务断点、打通“双循环”堵点、推动产能输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优化跨境人民币汇款路径和审批政策,畅通跨境人民币直接支付渠道,降低货币兑换产生的手续费;加大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广力度,探索建立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探索建立境外非美元结算系统。   三是加强对企业境外合规的指导。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宣贯和指导,协助企业构建全新合规体系,拓宽海外风险防范领域,延伸风险防控触角,聚焦新趋势新风险完善现有境外合规体系。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