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2月PMI数据点评:PMI全面走强,市场存在分歧-230302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2023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52.6,为2012年5月以来新高,远超前值和预期值。非制造业PMI录得56.3%,高于前值1.9个百分点。2月PMI大超预期,一定程度上受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按历史规律,春节假期次月的修复力度都会比较强劲。 供需双双走强,供给强于需求,内需好于外需。2月生产指数比上月提升6.9个百分点,创2011年以来新高;新订单指数上涨3.2个百分点至54.1%。尽管2月上半月的高频数据显示生产较弱,但从百年建筑网的开复工率和劳务到位率来看下半月相比于上半月出现了明显改善。需求方面,倒算的国内订单好于新出口订单,与出口的趋势性下滑相互验证。 中下游补库加快,盈利改善。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差值大幅回升,补库行为已由上游逐渐传导至中下游。同时,产出价格上升幅度大于成本端,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盈利端有所改善。 服务业和建筑业连续走强。2月服务业回升1.6个百分点至55.6%,为疫情以来次高。高频数据显示,居民出行持续强劲,积压需求释放和场景修复刺激是服务业走强的较大推动力。建筑业PMI上涨3.8个百分点至60.2%,近期地产的逐渐回暖是一个重要原因。 PMI的全面走强和1月信贷的大超预期可能均反映经济正在有序修复,疫情并未出现反复,使得经济修复的斜率超出市场预期,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好转。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出现的可能性反而变小,PMI高增的持续性也存疑。所以,尽管PMI全面走强,但市场分歧仍然较大,股债以及国债期现货均有一定的背离。数据公布后,A股全面走强,沪深300指数累计收涨1.41%,但10年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于0.25BP,而10年国债期货涨幅接近1毛。大类资产表现的差异充分反应市场存在较大的分歧,经济修复的加速度和政策刺激强度可能是当前市场博弈的重点。 往后看,市场对消费修复的预期已逐步兑现,未来的利好空间缩小。但房地产修复+政策刺激尚未证伪,市场仍有期待,因此仍有向上的空间。但如果房地产修复+政策刺激证实,则需要考虑利好兑现的操作。此外,海外因素的边际影响逐渐增加,后续美国经济如持续见底回升,尽管通胀有压力,但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有限。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回升有望利好全球风险资产。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海外扰动超预期
展开>>
收起<<
《首创证券-2月PMI数据点评:PMI全面走强,市场存在分歧-23030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2月PMI数据点评:PMI全面走强,市场存在分歧-230302(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首创证券《2月PMI数据点评:PMI全面走强,市场存在分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2023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52.6,为2012年5月以来新高,远超前值和预期值。非制造业PMI录得56.3%,高于前值1.9个百分点。2月PMI大超预期,一定程度上受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按历史规律,春节假期次月的修复力度都会比较强劲。 供需双双走强,供给强于需求,内需好于外需。2月生产指数比上月提升6.9个百分点,创2011年以来新高;新订单指数上涨3.2个百分点至54.1%。尽管2月上半月的高频数据显示生产较弱,但从百年建筑网的开复工率和劳务到位率来看下半月相比于上半月出现了明显改善。需求方面,倒算的国内订单好于新出口订单,与出口的趋势性下滑相互验证。 中下游补库加快,盈利改善。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差值大幅回升,补库行为已由上游逐渐传导至中下游。同时,产出价格上升幅度大于成本端,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盈利端有所改善。 服务业和建筑业连续走强。2月服务业回升1.6个百分点至55.6%,为疫情以来次高。高频数据显示,居民出行持续强劲,积压需求释放和场景修复刺激是服务业走强的较大推动力。建筑业PMI上涨3.8个百分点至60.2%,近期地产的逐渐回暖是一个重要原因。 PMI的全面走强和1月信贷的大超预期可能均反映经济正在有序修复,疫情并未出现反复,使得经济修复的斜率超出市场预期,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好转。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出现的可能性反而变小,PMI高增的持续性也存疑。所以,尽管PMI全面走强,但市场分歧仍然较大,股债以及国债期现货均有一定的背离。数据公布后,A股全面走强,沪深300指数累计收涨1.41%,但10年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不大于0.25BP,而10年国债期货涨幅接近1毛。大类资产表现的差异充分反应市场存在较大的分歧,经济修复的加速度和政策刺激强度可能是当前市场博弈的重点。 往后看,市场对消费修复的预期已逐步兑现,未来的利好空间缩小。但房地产修复+政策刺激尚未证伪,市场仍有期待,因此仍有向上的空间。但如果房地产修复+政策刺激证实,则需要考虑利好兑现的操作。此外,海外因素的边际影响逐渐增加,后续美国经济如持续见底回升,尽管通胀有压力,但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有限。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回升有望利好全球风险资产。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海外扰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