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复苏交易有望接力-230305

文本预览:
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共振式驱动下,大盘突破前期震荡区间,正式站稳了3300点。以历史经验看,PMI周期确认回升后,股市有何规律?随着经济数据与重要会议落地,后市主线又会如何演绎? 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沪指攻克3300。3月月报《分子向上,分母向下》的几个结论:1、抛开长期经济中枢的判断,我们当前切实能看到的宏微观信号都是向上改善的;2、市场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分子端,而阻力则多来自于资金情绪、美元流动性;也即分子向上、分母向下,指数层面并不存在大的风险;3、只要经济和政策预期不发生大的折返,最小阻力方向依旧是沿着【低位+分子上修】方向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本周,基本面、政策面共振式驱动下,中字头、TMT齐头并进,沪指终于攻克3300点。 PMI周期确认回升后,市场有何规律?历史经验看,排除2013-2015年市场大幅波动的特殊时期外,3个月移动平均处理后的PMI数据与A股宽基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当经济状况确认向好时,市场风险偏好多会跟随升温;反之,当经济活动趋于下行时,权益市场情绪也会跟随回落。拉长周期看,PMI同比数据确认转正后,各宽基指数一般都有不错表现,全A指数首月的绝对收益中位数达到了5.4%;结构层面,PMI同比确认转正后,各宽基指数呈普涨态势,初期,成长-价值包括大-小盘通常不会明显拉开差距,拉长维度看,小盘成长将会逐步展现出优势;行业层面,政策导向型的金融地产板块表现相对较差,而制造和消费板块在初期以及中期均表现较好。 “两会”落地后,主线预计逐步回归复苏交易。若从2022Q4算起,本轮市场自底部上行持续时间已经超过1个季度,随着“两会”落地,是否需要担心回调风险?我们认为,大可不必。其一,尽管历史经验显示,春季行情于“两会”后结束的概率较高,但当前PMI周期(MA12)刚刚确认上行,以上文经验来看,复苏前期权益资产大多会获得较好的表现;其二,考虑到2023年复杂的海外形势以及疫情隐患,关于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更多应该从底线思维,而非预测思维去解读;其三,在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中,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要目标,并没有看到收缩性政策迹象,因此,政策预期落空或转向的风险并不存在。 对于后市而言,“两会”落地后,市场主线预计逐步回归基本面;而现阶段股市所面临的基本面环境依旧是“分子向上、分母向下”:A股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于分子端(经济上修&产业政策);而阻力更多来自于货币、资金情绪以及美元流动性等分母端变量。风格层面,小盘成长(与内资情绪和美元流动性强相关)面临压力更大;主线选择上,后市的进攻方向依旧是沿着【分子上修+低位】方向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 行业配置建议:分子向上,分母向下;围绕复苏交易做下沉与扩散。 (一)贝塔低位下沉:复苏交易+低位下沉,推荐建材、家电、工程机械、保险;(二)顺周期成长扩散:关注基本面反转或前期滞涨的顺周期成长:广告传媒、通信设备、医疗服务/商业。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复苏交易有望接力-23030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复苏交易有望接力-23030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复苏交易有望接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共振式驱动下,大盘突破前期震荡区间,正式站稳了3300点。以历史经验看,PMI周期确认回升后,股市有何规律?随着经济数据与重要会议落地,后市主线又会如何演绎? 基本面与政策面共振,沪指攻克3300。3月月报《分子向上,分母向下》的几个结论:1、抛开长期经济中枢的判断,我们当前切实能看到的宏微观信号都是向上改善的;2、市场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分子端,而阻力则多来自于资金情绪、美元流动性;也即分子向上、分母向下,指数层面并不存在大的风险;3、只要经济和政策预期不发生大的折返,最小阻力方向依旧是沿着【低位+分子上修】方向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本周,基本面、政策面共振式驱动下,中字头、TMT齐头并进,沪指终于攻克3300点。 PMI周期确认回升后,市场有何规律?历史经验看,排除2013-2015年市场大幅波动的特殊时期外,3个月移动平均处理后的PMI数据与A股宽基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当经济状况确认向好时,市场风险偏好多会跟随升温;反之,当经济活动趋于下行时,权益市场情绪也会跟随回落。拉长周期看,PMI同比数据确认转正后,各宽基指数一般都有不错表现,全A指数首月的绝对收益中位数达到了5.4%;结构层面,PMI同比确认转正后,各宽基指数呈普涨态势,初期,成长-价值包括大-小盘通常不会明显拉开差距,拉长维度看,小盘成长将会逐步展现出优势;行业层面,政策导向型的金融地产板块表现相对较差,而制造和消费板块在初期以及中期均表现较好。 “两会”落地后,主线预计逐步回归复苏交易。若从2022Q4算起,本轮市场自底部上行持续时间已经超过1个季度,随着“两会”落地,是否需要担心回调风险?我们认为,大可不必。其一,尽管历史经验显示,春季行情于“两会”后结束的概率较高,但当前PMI周期(MA12)刚刚确认上行,以上文经验来看,复苏前期权益资产大多会获得较好的表现;其二,考虑到2023年复杂的海外形势以及疫情隐患,关于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更多应该从底线思维,而非预测思维去解读;其三,在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中,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要目标,并没有看到收缩性政策迹象,因此,政策预期落空或转向的风险并不存在。 对于后市而言,“两会”落地后,市场主线预计逐步回归基本面;而现阶段股市所面临的基本面环境依旧是“分子向上、分母向下”:A股向上的驱动,更多来自于分子端(经济上修&产业政策);而阻力更多来自于货币、资金情绪以及美元流动性等分母端变量。风格层面,小盘成长(与内资情绪和美元流动性强相关)面临压力更大;主线选择上,后市的进攻方向依旧是沿着【分子上修+低位】方向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 行业配置建议:分子向上,分母向下;围绕复苏交易做下沉与扩散。 (一)贝塔低位下沉:复苏交易+低位下沉,推荐建材、家电、工程机械、保险;(二)顺周期成长扩散:关注基本面反转或前期滞涨的顺周期成长:广告传媒、通信设备、医疗服务/商业。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