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光大银行-601818-动态报告:高管焕新,转型深化,厚积薄发-230303

文本预览:
光大银行(601818) 经济复苏向好,助力估值修复。目前随着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企业生产场景、投资意愿逐渐恢复,居民消费环境、消费秩序也有望渐进改善;同时地产端政策优化也逐渐显现成效。扎实推进零售转型战略、疫情期间资产质量仍稳健向好的光大银行,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进程中,逐渐释放期转型潜力、修复估值。 管理层大焕新,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新任董事长王江曾履职建行、交行、中行重要岗位,并有江苏省副省长经历,履历丰富。多年就职于中国银行的王志恒即将接任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先生出生于1973年,待银保监会核准出任行长后,或将成为股份行中最年轻行长。三位副行长正当年富力强,新任董秘张旭阳拥有深厚财富管理业务背景,年轻化的高管队伍,有望为转型注入新活力。 转型效能积聚,正待厚积薄发。(1)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2018年,光大银行定下该战略愿景,拉开零售转型帷幕。渠道拓展方面,借力光大集团“六大E-SBU生态圈”,通过整合集团资源,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内部发展路径明晰,以同业GMV作为桥梁,衔接起作为投资端的零售AUM,和作为产品资产端的对公FPA。截至22H1对公FPA达到4.62万亿元;截至22Q3,零售AUM达到2.39万亿元,其中私行AUM0.56万亿元,占比达23.3%。 (2)数字化转型提速。一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投入规模不断提升,科技投入在营收中占比由2019年的2.6%提升到2021年的3.8%。科技人才占比也从2019年的3.4%提升到2021年的5.1%,截至22Q3科技人才已达到3030人。顶层设计方面,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体制改革。目前形成了以金融科技部、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智能运营中心、数字化转型推进委员会、金融信息科技科技委员会共同构成的“两委两部两中心”的新格局。同时,在探索数据资产价值方面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业绩向上动能。光大银行于2018年起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与之相伴的是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均持续下行,目前存量及潜在资产质量压力均较小。或一定程度上受加大处置不良、战略转型布局的影响,2020年以来业绩增速并不突出。展望2023年,在上年业绩较低基数下,叠加当前财富管理及数字化转型潜力兑现、资产质量夯实,业绩表现有望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转型铸就光大未来,估值修复潜力可观 经济复苏向好的大环境,或助力估值修复;年轻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为转型提供新动力;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叠加业绩基数较低,2023年业绩有望持续向好。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0.85元、0.91元和1.01元,2023年3月3日收盘价对应0.4倍22年PB,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地产风险暴露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光大银行-601818-动态报告:高管焕新,转型深化,厚积薄发-23030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光大银行-601818-动态报告:高管焕新,转型深化,厚积薄发-23030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动态报告:高管焕新,转型深化,厚积薄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光大银行(601818) 经济复苏向好,助力估值修复。目前随着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企业生产场景、投资意愿逐渐恢复,居民消费环境、消费秩序也有望渐进改善;同时地产端政策优化也逐渐显现成效。扎实推进零售转型战略、疫情期间资产质量仍稳健向好的光大银行,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进程中,逐渐释放期转型潜力、修复估值。 管理层大焕新,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新任董事长王江曾履职建行、交行、中行重要岗位,并有江苏省副省长经历,履历丰富。多年就职于中国银行的王志恒即将接任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先生出生于1973年,待银保监会核准出任行长后,或将成为股份行中最年轻行长。三位副行长正当年富力强,新任董秘张旭阳拥有深厚财富管理业务背景,年轻化的高管队伍,有望为转型注入新活力。 转型效能积聚,正待厚积薄发。(1)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2018年,光大银行定下该战略愿景,拉开零售转型帷幕。渠道拓展方面,借力光大集团“六大E-SBU生态圈”,通过整合集团资源,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内部发展路径明晰,以同业GMV作为桥梁,衔接起作为投资端的零售AUM,和作为产品资产端的对公FPA。截至22H1对公FPA达到4.62万亿元;截至22Q3,零售AUM达到2.39万亿元,其中私行AUM0.56万亿元,占比达23.3%。 (2)数字化转型提速。一方面,光大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投入规模不断提升,科技投入在营收中占比由2019年的2.6%提升到2021年的3.8%。科技人才占比也从2019年的3.4%提升到2021年的5.1%,截至22Q3科技人才已达到3030人。顶层设计方面,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体制改革。目前形成了以金融科技部、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智能运营中心、数字化转型推进委员会、金融信息科技科技委员会共同构成的“两委两部两中心”的新格局。同时,在探索数据资产价值方面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业绩向上动能。光大银行于2018年起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与之相伴的是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均持续下行,目前存量及潜在资产质量压力均较小。或一定程度上受加大处置不良、战略转型布局的影响,2020年以来业绩增速并不突出。展望2023年,在上年业绩较低基数下,叠加当前财富管理及数字化转型潜力兑现、资产质量夯实,业绩表现有望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转型铸就光大未来,估值修复潜力可观 经济复苏向好的大环境,或助力估值修复;年轻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为转型提供新动力;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叠加业绩基数较低,2023年业绩有望持续向好。预计22-24年EPS分别为0.85元、0.91元和1.01元,2023年3月3日收盘价对应0.4倍22年PB,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地产风险暴露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