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月制造业PMI创新高,有5大信号-230301

文本预览:
事件: 2023 年 2 月制造业 PMI52.6%(前值 50.1%);非制造业 PMI56.3%(前值 54.4%)。 核心观点: 2 月制造业 PMI 显著回升,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各分项 PMI 也普遍反弹,指向近期我国经济修复速度较快, 基本面拐点再次确认。 往后看, 3 月是重要观察期, 疫情减退、政策支持,经济有望继续较快修复;但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 后续修复斜率可能放缓。 继续提示: 政策端、经济端的积极信号正在变多, 短期紧盯 3.5 全国“两会” ; 信心比 黄金重要, 2023 年对政策、对经济、对权益,都可以乐观点。 1、 2 月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继续反弹, 制造业 PMI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强于市场预期。 2 月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为 52.6%、 56.3%, 较上月分别回升 2.5、 1.9 个点, 连续第 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其中制造业 PMI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非制造业 PMI 创 2021年 3 月以来新高。2 月服务业 PMI 回升 1.6 个点至 55.6%,建筑业 PMI 回升 3.8 个点至 60.2%,综合 PMI 产出指数回升 3.5 个点至 56.4%。考虑到 2 月供需高频指标多数趋于修复, PMI 继续回升符合预期,但回升幅度略超预期, 指向近期我国经济修复速度较快。 2、分项看,可重点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的 5 大信号: 1) 供需普遍好转, 生产恢复快于需求。 供给端, 2 月 PMI 生产指数 56.7%,较上月回升 6.9个点, 时隔 4 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也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指向工业生产快速恢复; 需求端, 2 月 PMI 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回升 3.2、 6.3 个百分点至 54.1%、 52.4%, 新订单指数连续第 2 个月处于线上, 市场需求持续改善。 2) 进出口订单回升,出口仍趋回落。 出口端, 2 月新出口订单回升 6.3 个点至 52.4%, 但从高频看, 2 月前 20 日韩国出口-2.3%(1 月-2.7%) , 出口运价持续回落, 预计我国 2 月出口可能继续回落; 进口端, 2 月进口订单回升 4.6 个点至 51.3%,侧面反映内需恢复。 3) 价格指数普遍回升,预计 2 月 PPI 同比-1.6%左右; 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升。 价格端, 2 月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变动 2.2、 2.5 个百分点; 结合高频数据, 预计 2 月 PPI同比-1.6%左右(1 月-0.8%)。 库存端, 2 月 PMI 原材料库存回升 0.2 个点至 49.8%, PMI产成品库存回升 3.4 个点至 50.6%, 主要应是受产需好转的预期带动。 维持我们此前报告《中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 观点,本轮库存周期大概率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开始弱补库,但结合当前经济加速修复的实际情况,触底时点可能提前,尤其是实际库存。 4) 大中小企业景气普遍回升, 就业形势好转。 2 月大中小型企业 PMI 分别回升 1.4、 3.4、 4个百分点, 其中小企业 PMI 为 51.2%, 2021 年 5 月以来首次回升至扩张区间;就业方面, 2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 2.5、 3.2、 5.5 个点, 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重回扩张区间; 指向随着经济修复, 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5)服务业景气延续反弹,基建显著回升。 服务业方面, 受疫情影响减退、春节消费回暖等因素影响, 2 月服务业 PMI 继续反弹 1.6 个点至 55.6%。 建筑业方面, 2 月建筑业 PMI 回升 3.8个点至 60.2%,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 PMI 大幅反弹 22.1 个点至 65.4%, 房屋建筑业 PMI 回落 4.5 个点至 57.6%, 指向开年基建投资继续发力。 3、 总体看, 2 月各分项 PMI 普遍回升, 结合高频数据, 再次确认基本面拐点已到。 如我们前期报告《高频半月观&疫后恢复跟踪(四) —向好的线索增多》 分析, 近期高频数据多数好转, 指向经济整体修复较快: 工业生产较强, 交通基本恢复正常, 汽车、地产消费均已开始触底反弹; 结合本月 PMI 数据,再次确认基本面拐点已到。 4、往后看, 疫情减退、 政策支持, 整体经济有望继续较快修复; 但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后续修复斜率可能放缓。 整体看, 预计短期内二次感染的影响有限, 政策仍偏宽松, 上半年经济环比有望延续修复; 节奏看, 最近一段时期经济修复较快, 可能包含部分积压需求释放的因素(类似去年 6 月),需关注后续经济修复斜率放缓、 甚至小幅回踩的可能。 风险提示: 疫情演化、外部环境、 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月制造业PMI创新高,有5大信号-2303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月制造业PMI创新高,有5大信号-2303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月制造业PMI创新高,有5大信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2023 年 2 月制造业 PMI52.6%(前值 50.1%);非制造业 PMI56.3%(前值 54.4%)。 核心观点: 2 月制造业 PMI 显著回升,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各分项 PMI 也普遍反弹,指向近期我国经济修复速度较快, 基本面拐点再次确认。 往后看, 3 月是重要观察期, 疫情减退、政策支持,经济有望继续较快修复;但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 后续修复斜率可能放缓。 继续提示: 政策端、经济端的积极信号正在变多, 短期紧盯 3.5 全国“两会” ; 信心比 黄金重要, 2023 年对政策、对经济、对权益,都可以乐观点。 1、 2 月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继续反弹, 制造业 PMI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强于市场预期。 2 月制造业、非制造业 PMI 为 52.6%、 56.3%, 较上月分别回升 2.5、 1.9 个点, 连续第 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其中制造业 PMI 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非制造业 PMI 创 2021年 3 月以来新高。2 月服务业 PMI 回升 1.6 个点至 55.6%,建筑业 PMI 回升 3.8 个点至 60.2%,综合 PMI 产出指数回升 3.5 个点至 56.4%。考虑到 2 月供需高频指标多数趋于修复, PMI 继续回升符合预期,但回升幅度略超预期, 指向近期我国经济修复速度较快。 2、分项看,可重点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的 5 大信号: 1) 供需普遍好转, 生产恢复快于需求。 供给端, 2 月 PMI 生产指数 56.7%,较上月回升 6.9个点, 时隔 4 个月重回扩张区间, 也创 2012 年 4 月以来新高, 指向工业生产快速恢复; 需求端, 2 月 PMI 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回升 3.2、 6.3 个百分点至 54.1%、 52.4%, 新订单指数连续第 2 个月处于线上, 市场需求持续改善。 2) 进出口订单回升,出口仍趋回落。 出口端, 2 月新出口订单回升 6.3 个点至 52.4%, 但从高频看, 2 月前 20 日韩国出口-2.3%(1 月-2.7%) , 出口运价持续回落, 预计我国 2 月出口可能继续回落; 进口端, 2 月进口订单回升 4.6 个点至 51.3%,侧面反映内需恢复。 3) 价格指数普遍回升,预计 2 月 PPI 同比-1.6%左右; 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升。 价格端, 2 月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变动 2.2、 2.5 个百分点; 结合高频数据, 预计 2 月 PPI同比-1.6%左右(1 月-0.8%)。 库存端, 2 月 PMI 原材料库存回升 0.2 个点至 49.8%, PMI产成品库存回升 3.4 个点至 50.6%, 主要应是受产需好转的预期带动。 维持我们此前报告《中国库存周期:现状、趋势、影响》 观点,本轮库存周期大概率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开始弱补库,但结合当前经济加速修复的实际情况,触底时点可能提前,尤其是实际库存。 4) 大中小企业景气普遍回升, 就业形势好转。 2 月大中小型企业 PMI 分别回升 1.4、 3.4、 4个百分点, 其中小企业 PMI 为 51.2%, 2021 年 5 月以来首次回升至扩张区间;就业方面, 2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 2.5、 3.2、 5.5 个点, 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重回扩张区间; 指向随着经济修复, 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5)服务业景气延续反弹,基建显著回升。 服务业方面, 受疫情影响减退、春节消费回暖等因素影响, 2 月服务业 PMI 继续反弹 1.6 个点至 55.6%。 建筑业方面, 2 月建筑业 PMI 回升 3.8个点至 60.2%,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 PMI 大幅反弹 22.1 个点至 65.4%, 房屋建筑业 PMI 回落 4.5 个点至 57.6%, 指向开年基建投资继续发力。 3、 总体看, 2 月各分项 PMI 普遍回升, 结合高频数据, 再次确认基本面拐点已到。 如我们前期报告《高频半月观&疫后恢复跟踪(四) —向好的线索增多》 分析, 近期高频数据多数好转, 指向经济整体修复较快: 工业生产较强, 交通基本恢复正常, 汽车、地产消费均已开始触底反弹; 结合本月 PMI 数据,再次确认基本面拐点已到。 4、往后看, 疫情减退、 政策支持, 整体经济有望继续较快修复; 但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完毕,后续修复斜率可能放缓。 整体看, 预计短期内二次感染的影响有限, 政策仍偏宽松, 上半年经济环比有望延续修复; 节奏看, 最近一段时期经济修复较快, 可能包含部分积压需求释放的因素(类似去年 6 月),需关注后续经济修复斜率放缓、 甚至小幅回踩的可能。 风险提示: 疫情演化、外部环境、 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