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

上传日期:2023-02-28 15:52:06 / 研报作者:邵将2022年计算机最佳分析师第5名
郭雨蒙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pdf
大小:4.5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
文本预览:

《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230228(44页).pdf(4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汽车行业深度: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行业浪潮将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摘要   新能源续航需求加速轻量化,打开铝合金市场空间。新能源三电增加车重、降低续航,带来轻量化需求。铝合金的性能、密度、成本和可加工性等综合优势突出,是现阶段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车用铝合金以压铸工艺为主,目前底盘、车身、刹车系统等用铝转化比率较低,2030年单车铝合金用量相较于2021年有望翻倍增长,假设用铝单价不变,结合我们的汽车销量测算,得到2025年国内汽车用铝量有望达653万吨,汽车铝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2610亿元,较2021年增长67%,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拉动铝合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一体化压铸浪潮将至,整车厂加速入局。一体化压铸降本增效明显,特斯拉ModelY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底板总成,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2022年3月末,特斯拉表示柏林超级工厂一辆ModelY的完整生产周期仅10小时,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未来一体压铸产品有望从后底板拓展至前舱、前底板+电池托盘(三电壳体有望通过CTC车身一体化等技术进一步减重)等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万元。除特斯拉外,布局一体化压铸的企业包括:1)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小康、小米、高合等新势力车企;2)沃尔沃、大众、奔驰、福特等国际车企;3)长城、长安、一汽、吉利、东风等自主品牌。结合压机引进时间及20万以上车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布局情况来看,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迎来一体化压铸车型上市热潮,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一体化压铸件市场规模有望达299亿元。   一体化压铸上游壁垒较强,中游先行者先发优势明显。一体化压铸件相比普通压铸件体积更大、形状更复杂,需采用超大型压铸机、定制化模具、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同时在生产中需对真空环境、压射、冷却等环节严格把控,全流程品控与稳定性要求较高的knowhow,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中游压铸企业仅有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几个企业一体化压铸产品试制成功。短期来看,各压铸企业前期持续投入,资本开支较大,良率受材料、模具、压机设备等因素限制,文灿作为先发企业,不断积累经验,迭代工艺,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中期来看,随着一体化压铸产业链中游标的的激增,行业竞争逐步加剧,技术/客户有望助力压铸企业破局,利好瑞鹄模具等压铸企业;长期来看,一体化压铸技术较为成熟,头部压铸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部分自主品牌整车厂有望参与中游生产,行业形成千亿市场规模。   投资建议:工艺+客户为压铸公司提升市占率的关键,推荐压铸企业拓普集团、瑞鹄模具、爱柯迪、旭升集团、华达科技,建议关注文灿股份、广东鸿图、嵘泰股份以及上游产业链相关公司力劲科技、立中集团。   风险提示:一体化压铸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涨价超预期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