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

上传日期:2023-02-27 17:52:45 / 研报作者:杨业伟张明明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pdf
大小:65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230224(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各省市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盘点-各地成绩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各地2022年经济、财政和融资数据相继公布,我们通过盘点各地经济增长、财力以及融资状况的变化,分析各地发展态势和未来债务风险。   经济生产面:各地经济增速分化明显,资源型省份工业强劲。受疫情冲击,吉林2022年经济增速最低,同比下跌1.9%,上海、海南、北京分别在全国排倒数2-4位,增速分别为-0.2%、0.2%和0.7%。经济增速较高的基本上都是中西部地区,福建和江西经济增速最高,均为4.7%,湖南和甘肃经济增速次之,均为4.5%,而山西、湖北、云南、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经济增速都在4%及以上,在全国经济增长中处于前列。而从工业部门来看,资源性省份增长明显,青海同比增长15.5%,西藏同比增长13.0%,内蒙古同比增长8.1%,是增长最快的三个省份。   经济需求面:疫情冲击较大地区消费下滑明显,2022年中西部地区贸易增速较高,而发挥稳增长的固投回升则主要在经济强省和部分资源性省份。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消费均下滑比较明显,例如上海社零2022年同比下滑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同比下滑6.2%,吉林社零2022年同比下滑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同比下滑10.6%。而进出口方面,从对外贸易来看,2022年贸易大省同样呈现较大分化。贸易大省中,广东、江苏等省份进出口金额同比仅增长0.5%、4.8%,而北京、浙江等同比增长达19.7%、13.1%。另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金额增速较高,尤其是新疆,同比增长为57.0%,明显由于其他所有省份。此外,进出口金额增速处在第一梯队的除海南和黑龙江以外全部为中西部地区,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卓有成效的体现。投资方面,2022年稳增长主要来自浙江等部分经济大省和一些资源型省份。2022年各省固定资产投资中,湖北、浙江等经济大省表现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15.0%和9.1%,是重要的稳增长来源。除此之外,资源型省份内蒙古表现尤为优异,同比增长17.6%。   经济收入面:企业盈利显著向资源省份集中,而居民收入差异相对有限。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企业盈利显著的向资源省份倾斜,多个资源省份工业企业盈利出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其中青海同比增长164.6%,有色金属资源矿等价格上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疆、陕西、山西、西藏、贵州、内蒙古2022年企业盈利增速均在20%左右,而中下游制造业行业为主的省份工业企业盈利则大幅下滑,其中北京下滑最为明显,同比下降46.6%,另外河北、广西、海南等省都有33%以上的下滑,浙江、江苏等地2022年企业盈利也同样下滑。相对来说,居民收入各省之间增速差较小。202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低的为吉林,同比减少0.5%,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不超过6.5个百分点。   今年各省财力分化很大。从财政收入角度看,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相应的城投风险有所下降,而部分经济压力较大省份财政收入则大幅下降。2022年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省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8%、20.2%、19.3%和14.9%,伴随着城投利差相应的收窄,2022年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平均利差分别下降49.8bps、31.0bps和27.5bps。相应地,2022年经济压力较大的地区利差有较为显著的上升,其中云南2022年财政收入同比下滑14.4%,城投平均利差显著上升38.2bps,广西2022年财政收入同比下滑6.2%,城投平均利差显著上升75.8bps,贵州财政收入下降4.2%,城投平均利差上升90.5bps,青海财政收入仅增长0.1%,城投平均利差显著上升368.8bps。   各地融资情况呈现分化特征,从社融数据看,融资向中部、东部省份有所偏移,京沪渝三大直辖市社融回落。其中,河北和四川社融同比多增分别位列一二名,达到3459亿元和3293亿元。其中经济强省浙江、山东社融分别同比多增900亿元、409亿元,而广东和江苏社融分别收缩2739亿元、699亿元。经济较弱省份融资持续收缩,吉林、云南等地融资明显收缩,2022年社融同比少增501亿元、221亿元,吉林2022年社融仅为2537亿元。除这些省份之外,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但融资需求不高,青海、内蒙古等省份2022年社融同比均有所减少,青海2022年社融情况甚至表现为净偿还395亿元。此外,北京、上海、重庆三大直辖市社融同比减少3868亿元、3284亿元、1732亿元,位列所有省份的末席。2022年政府债券表现分化明显,经济较弱地区融资持续收缩。相对于去年同期,上海、河北、山东等经济强省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大幅增加。从城投债增量分布来看,同样债务风险越高的地区净融资越差,2022年甘肃和贵州、云南城投债净偿还量最大,分别达289.9亿元、225.6亿元、170.5亿元。而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四个省份城投债净融资额则在千亿以上。非标融资方面,2022年发达地区两极分化,主要受未承兑汇票影响。经济强省如广东、浙江、山东非标融资分别同比多增4180亿元、1943亿元、1749亿元,增加的主要是票据;而青海和内蒙古非标融资同比降低最多,分别同比少增447亿元和382亿元。   资源型省份和经济强省城投的机会值得挖掘。从2022年数据来看,资源型省份如山西、陕西、新疆等地,无论是财力还是企业盈利能力,都有大幅度改善,城投利差有所下降,值得进一步挖掘投资机会。而经济强省依然拥有很强的再融资能力,同样值得进一步挖掘债务风险可控主体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经济发展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