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玻璃长鞭效应酝酿价格弹性,消费建材发货逐步好转-230227

文本预览:
本周(2023.2.17-2023.2.24)建筑材料板块(SW)上涨2.00%,上证综指上涨1.34%,建材板块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34%。其中水泥(SW)上涨2.58%,玻璃制造(SW)上涨2.12%,玻纤制造(SW)上涨2.25%,装修建材(SW)上涨1.40%。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资金净流入额为-7亿元。 【周数据总结和观点】 复工和实物工作量逐步跟上:截至2月22日,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为86.1%,环比提升9.6个百分点,同比农历二月初二提升5.7个百分点;劳务到位率83.9%,较上期提升15.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复工已经逐步跟上,实物工作量趋势向好。消费建材调整后建议积极配置:2023年是消费建材复苏期,1)由于2022年的疫情影响,以及地产的过快下滑,大部分消费建材龙头α体现并不明显,2023年这一情况将大为好转,预计龙头收入增速普遍回正,行业出清后市占率持续提升;2)经过2022年的业务调整和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以及“三只箭”政策的持续落实,应收账款减值的灰犀牛担忧大幅减弱,2023年业绩确定性明显提升;3)回顾历史,地产政策的放松期消费建材可以闻政策起舞,地产数据修复期,消费建材是超额收益的主力,进可攻退可守。持续推荐蒙娜丽莎、坚朗五金、志特新材、法狮龙,关注三棵树。水泥需求持续性在于地方政府资金情况:水泥供给端错峰停产执行较好,水泥行情主要取决于需求。由于当前地产拿地数据仍较差,2023年的新开工仍将承压,主要需求支撑在于基建,基建的发力与否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资金情况,本周基建订单和发货有明显提升,但持续性仍需观察。玻璃价格触底,2023年将迎趋势性上涨:成本支撑下玻璃价格触底,同时加工厂等社会库存水平极低,保交楼资金逐步到位叠加复工加快,玻璃需求有望释放,并被下游补库放大,玻璃价格上涨概率和弹性较大,重点关注旗滨集团。玻纤2023年或有阶段性机会,需求增量主要在于风电:2023年玻纤供给增量仍较多,大拐点仍需磨底,但由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较少,叠加风电装机Q2逐步启动,有望带来阶段性涨价机会。碳纤维:年后下游需求缓慢复苏,全年国内风电、氢瓶、热场等主要细分下游需求仍有明显增长,但考虑到供给逐步释放,价格预计偏疲软运行。 水泥近期市场变动: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上行,涨幅为0.9%。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有江苏北部、福建、河南、广东、四川和陕西,幅度10-30元/吨;价格回落地为辽宁,幅度20元/吨。2月下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恢复,全国重点地区企业出货率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农历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华东、华南地区大部企业出货量达到7-8成水平;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企业出货恢复4-7成不等,库存缓慢下降,加之企业仍在执行错峰生产,支撑水泥价格继续走高。玻璃近期市场变动: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1749.74元/吨,较上周均价下跌9.41元/吨,跌幅0.53%。本周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7047万重箱,环比变动+24万重箱,同比+2923万重箱。本周需求缓慢恢复,大厂订单良好,中小厂新增订单相对有限,整体仍显偏弱,但好于去年同期。考虑到当前加工厂等社会库存较低,贸易商年前拿货基本销售完毕,预计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若需求复苏有望带来较强价格弹性。 玻纤近期市场变动: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表现一般,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主流报价3900-4300元/吨不等,全国均在4119.88元/吨,环比上周均价下调0.26%,同比下跌33.28%。近期国内池窑电子纱市场价格调后暂稳,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000元/吨不等,环比基本持平。截至2023年1月底,玻纤企业库存74.98万吨,环比2022年12月增加10.73万吨,同比增加53.37万吨,库存高位震荡。 消费建材近期市场变动:消费建材需求端延续弱复苏状态,上游原材料中,本周铝合金、PVC、乳液等价格延续震荡下行趋势;沥青价格和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碳纤维近期市场变动:本周碳纤维市场价格环比持平。行业单周产量1043.94吨,开工率59.85%;单周库存量2940吨,厂家库存压力仍然较大。盈利方面,本周丙烯腈价格继续下跌,碳纤维生产成本降至12.27万/吨,对应单吨毛利2.61万/吨,毛利率17.51%,成本端改善带动利润率持续修复。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回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玻璃长鞭效应酝酿价格弹性,消费建材发货逐步好转-23022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玻璃长鞭效应酝酿价格弹性,消费建材发货逐步好转-23022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建筑材料行业周报:玻璃长鞭效应酝酿价格弹性,消费建材发货逐步好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2023.2.17-2023.2.24)建筑材料板块(SW)上涨2.00%,上证综指上涨1.34%,建材板块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34%。其中水泥(SW)上涨2.58%,玻璃制造(SW)上涨2.12%,玻纤制造(SW)上涨2.25%,装修建材(SW)上涨1.40%。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资金净流入额为-7亿元。 【周数据总结和观点】 复工和实物工作量逐步跟上:截至2月22日,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为86.1%,环比提升9.6个百分点,同比农历二月初二提升5.7个百分点;劳务到位率83.9%,较上期提升15.7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复工已经逐步跟上,实物工作量趋势向好。消费建材调整后建议积极配置:2023年是消费建材复苏期,1)由于2022年的疫情影响,以及地产的过快下滑,大部分消费建材龙头α体现并不明显,2023年这一情况将大为好转,预计龙头收入增速普遍回正,行业出清后市占率持续提升;2)经过2022年的业务调整和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以及“三只箭”政策的持续落实,应收账款减值的灰犀牛担忧大幅减弱,2023年业绩确定性明显提升;3)回顾历史,地产政策的放松期消费建材可以闻政策起舞,地产数据修复期,消费建材是超额收益的主力,进可攻退可守。持续推荐蒙娜丽莎、坚朗五金、志特新材、法狮龙,关注三棵树。水泥需求持续性在于地方政府资金情况:水泥供给端错峰停产执行较好,水泥行情主要取决于需求。由于当前地产拿地数据仍较差,2023年的新开工仍将承压,主要需求支撑在于基建,基建的发力与否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资金情况,本周基建订单和发货有明显提升,但持续性仍需观察。玻璃价格触底,2023年将迎趋势性上涨:成本支撑下玻璃价格触底,同时加工厂等社会库存水平极低,保交楼资金逐步到位叠加复工加快,玻璃需求有望释放,并被下游补库放大,玻璃价格上涨概率和弹性较大,重点关注旗滨集团。玻纤2023年或有阶段性机会,需求增量主要在于风电:2023年玻纤供给增量仍较多,大拐点仍需磨底,但由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较少,叠加风电装机Q2逐步启动,有望带来阶段性涨价机会。碳纤维:年后下游需求缓慢复苏,全年国内风电、氢瓶、热场等主要细分下游需求仍有明显增长,但考虑到供给逐步释放,价格预计偏疲软运行。 水泥近期市场变动: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上行,涨幅为0.9%。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有江苏北部、福建、河南、广东、四川和陕西,幅度10-30元/吨;价格回落地为辽宁,幅度20元/吨。2月下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恢复,全国重点地区企业出货率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农历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华东、华南地区大部企业出货量达到7-8成水平;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企业出货恢复4-7成不等,库存缓慢下降,加之企业仍在执行错峰生产,支撑水泥价格继续走高。玻璃近期市场变动: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1749.74元/吨,较上周均价下跌9.41元/吨,跌幅0.53%。本周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7047万重箱,环比变动+24万重箱,同比+2923万重箱。本周需求缓慢恢复,大厂订单良好,中小厂新增订单相对有限,整体仍显偏弱,但好于去年同期。考虑到当前加工厂等社会库存较低,贸易商年前拿货基本销售完毕,预计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若需求复苏有望带来较强价格弹性。 玻纤近期市场变动: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表现一般,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主流报价3900-4300元/吨不等,全国均在4119.88元/吨,环比上周均价下调0.26%,同比下跌33.28%。近期国内池窑电子纱市场价格调后暂稳,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000元/吨不等,环比基本持平。截至2023年1月底,玻纤企业库存74.98万吨,环比2022年12月增加10.73万吨,同比增加53.37万吨,库存高位震荡。 消费建材近期市场变动:消费建材需求端延续弱复苏状态,上游原材料中,本周铝合金、PVC、乳液等价格延续震荡下行趋势;沥青价格和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碳纤维近期市场变动:本周碳纤维市场价格环比持平。行业单周产量1043.94吨,开工率59.85%;单周库存量2940吨,厂家库存压力仍然较大。盈利方面,本周丙烯腈价格继续下跌,碳纤维生产成本降至12.27万/吨,对应单吨毛利2.61万/吨,毛利率17.51%,成本端改善带动利润率持续修复。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回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