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航发动力-600893-2023年,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230226

文本预览:
航发动力(600893) 航空发动机赛道是军工最为长坡厚雪的大赛道(军民两用+耗材),航发动力作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总装唯一上市公司,将在2023年迎来盈利能力提升拐点。 1、营收端:航发赛道高景气将持续兑现,是军工最为长坡厚雪的万亿产业赛道。 1)行业层面:长坡厚雪带来长期高确定性增长。 三代机主力型号批产:三代机已从科研走向批产,工艺不断趋于成熟,规模效应下产业链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 新型号持续迭代:新型号如中推、四代机等陆续定型批产,一个新型号诞生带来30~50年的收益周期,更长维度看会有先进型号持续迭代。 商用发动机产业化:CJ1000/2000等研制进程提速,叠加军用新型号定型,整个航发产业加速发展将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甚至更长周期。航发动力参与到商用发动机的配套环节。 航发维修市场快速打开:实战化训练加快航空发动机耗损,后市场与新机采购价值在航发全寿命周期中占比相同。此外,因航发耗材属性叠加地面备件配置,航发与军机的量级比是10:1,规模倍数级扩大。 燃气轮机产业化:下游应用如发电、工业、舰船等,其技术路线与航发一脉相承,产业环节相似,硬件如叶片等为通用型产品,自主可控大趋势下获得快速发展。 2)公司层面:产能释放带来营收持续增长。中长期看,2021年中报248亿大额预收款锁定主力机型未来3-5年大单,新型号持续迭代,航空发动机相对于军机仍很紧缺,都将使得公司中长期持续增长动力强。2023年看,核心聚焦产能端最为紧缺的装配试车环节,2022H1黎明公司试车台设备已开始扩产,公司本部也有发动机批产项目提前启动,预示着2023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收入高增长。 2、盈利端: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 1)行业层面:小核心大协作、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等逻辑将持续兑现。实施小核心大协作战略是主机厂落后产能出清、加速扩产的重要保障,培育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塑造链长地位以实现降本增效。军品定价机制由成本加成逐步转为约束激励定价机制也将为产业链带来盈利弹性。 2)公司层面:产品良率提升(两装两试向一装一试推进)、规模效应、治理结构改善等逻辑下有望在今年看到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将迎来产品良率提升、返修率下降发展阶段,如两装两试向一装一试推进已是证明。2023年央企经营考核指标由“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用ROE替代净利润,旨在提高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航发作为高端制造业典范,量的增长下规模效应非常突出,如RR公司2007~2013年间营业利润率由11.9%增长至16.9%。 3、投资建议:航发动力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2023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商业价值同样凸显。我们判断2023年公司将迎来收入高增长、盈利拐点的发展阶段,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72、2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96X、75X、5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发新机型研制进展不及预期;扩产、交付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航发动力-600893-2023年,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23022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航发动力-600893-2023年,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230226(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2023年,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航发动力(600893) 航空发动机赛道是军工最为长坡厚雪的大赛道(军民两用+耗材),航发动力作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总装唯一上市公司,将在2023年迎来盈利能力提升拐点。 1、营收端:航发赛道高景气将持续兑现,是军工最为长坡厚雪的万亿产业赛道。 1)行业层面:长坡厚雪带来长期高确定性增长。 三代机主力型号批产:三代机已从科研走向批产,工艺不断趋于成熟,规模效应下产业链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 新型号持续迭代:新型号如中推、四代机等陆续定型批产,一个新型号诞生带来30~50年的收益周期,更长维度看会有先进型号持续迭代。 商用发动机产业化:CJ1000/2000等研制进程提速,叠加军用新型号定型,整个航发产业加速发展将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甚至更长周期。航发动力参与到商用发动机的配套环节。 航发维修市场快速打开:实战化训练加快航空发动机耗损,后市场与新机采购价值在航发全寿命周期中占比相同。此外,因航发耗材属性叠加地面备件配置,航发与军机的量级比是10:1,规模倍数级扩大。 燃气轮机产业化:下游应用如发电、工业、舰船等,其技术路线与航发一脉相承,产业环节相似,硬件如叶片等为通用型产品,自主可控大趋势下获得快速发展。 2)公司层面:产能释放带来营收持续增长。中长期看,2021年中报248亿大额预收款锁定主力机型未来3-5年大单,新型号持续迭代,航空发动机相对于军机仍很紧缺,都将使得公司中长期持续增长动力强。2023年看,核心聚焦产能端最为紧缺的装配试车环节,2022H1黎明公司试车台设备已开始扩产,公司本部也有发动机批产项目提前启动,预示着2023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收入高增长。 2、盈利端: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拐点将至。 1)行业层面:小核心大协作、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等逻辑将持续兑现。实施小核心大协作战略是主机厂落后产能出清、加速扩产的重要保障,培育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塑造链长地位以实现降本增效。军品定价机制由成本加成逐步转为约束激励定价机制也将为产业链带来盈利弹性。 2)公司层面:产品良率提升(两装两试向一装一试推进)、规模效应、治理结构改善等逻辑下有望在今年看到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将迎来产品良率提升、返修率下降发展阶段,如两装两试向一装一试推进已是证明。2023年央企经营考核指标由“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用ROE替代净利润,旨在提高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航发作为高端制造业典范,量的增长下规模效应非常突出,如RR公司2007~2013年间营业利润率由11.9%增长至16.9%。 3、投资建议:航发动力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2023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商业价值同样凸显。我们判断2023年公司将迎来收入高增长、盈利拐点的发展阶段,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72、2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96X、75X、5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发新机型研制进展不及预期;扩产、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