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

上传日期:2023-02-24 14:02:57 / 研报作者:梁蕴兮张堃汪苑晖袁海霞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pdf
大小:82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
文本预览:

《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23022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诚信国际《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3年第4期: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 城投债发行冷淡净融资规模仍为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要闻点评   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申报启动,强调更好发挥投资撬动作用   多省市抓实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因地制宜部署2023年化债工作   本统计期无城投企业发布提前兑付债券本息公告   本统计期共1只城投债券取消发行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发行情况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净融资规模下降,发行利率与利差均走阔。本统计期内共发行68只地方债,发行规模较前值下降241.06亿元至2746.52亿元,净融资额下降256.93亿元至2721.18亿元;截至2月5日,存续期内地方债规模合计35.55万亿元。从发行结构看,新增债57只、规模2206.1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7只、规模为191.02亿元,新增专项债50只、规模为2015.15亿元,主要投向棚改、医疗卫生、农林水利等领域;再融资债11只、规模为540.35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6只、规模为360.01亿元,再融资专项债5只、规模为180.34亿元。地方债发行期限以20年期为主,规模占比达22.09%、较前值上升0.15个百分点。从区域分布看,重庆、黑龙江、山西等13省发行地方债,其中山东发行规模最大、为738.69亿元。发行成本方面,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前值上升2.39BP至3.13%,加权平均发行利差走阔4.08BP至12.28BP。重庆发行利率最高、为3.25%,安徽发行利差最大、为12.30BP。   城投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净融资规模有所回升仍为负,发行利率及利差整体下降。本统计期,城投债共发行24只,发行规模较前值下降78.34%至164.4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债券共发行21只,发行规模较前值下降80.66%至124.61亿元;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增加259.34亿元至-300.21亿元,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债券净融资规模增加239.344亿元至-322.01亿元。截至2月5日,存续期内城投债规模合计11.85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存量规模达11.37万亿元。从发行成本看,城投债整体发行利率为4.73%,整体发行利差为249.92BP。各等级、各期限发行利率及利差均下降。发行期限以1年以下期限为主,占比为80%。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A级为主,占比达41.67%。从区域分布看,本统计期共有9个省份发行城投债,其中江苏发行数量仍最多、为8只,规模占比28.47%;云南发行利率最高、发行利差最大,分别为7.60%、516.70BP。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债交易情况   根据公告信息,本统计期无城投企业发生主体及债项级别调整。   根据公开信息,本统计期无城投企业发生信用风险事件。   地方债:本统计期,地方政府债现券交易规模共计2727.78亿元,较前值回升1290.07亿元;地方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平均下行幅度为3.80BP。   城投债:本统计期,城投债现券交易规模为5423.25亿元,较前值回升494.13亿元;城投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平均下行幅度为4.51BP;信用利差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AA+城投债利差分别收窄7.54BP、3.21BP、3.07B。   城投债异常交易:广义口径下,本统计期共有89个城投主体的123只债券发生185次异常交易(即成交净价偏离度较大),主体数量较前值有所下降,债券数量、异常交易次数均较前值有所上升。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