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PE-G”系列-二-: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230217

文本预览:
我们在《长赢法则:“PE-G”如何应用于行业比较?》中建立起“PE-G”行业比较框架,结论指向“估值与业绩匹配”在中长期视角下的有效性。相应地,考虑估值与业绩匹配,我们就能够基于行业景气倒推行业合理估值并测算其估值溢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熊牛转换后估值溢价如何演绎?当前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 一、“PE-G”如何应用于行业比较? ——周期性与高波动行业不适用于“PE-G”框架,周期性行业主要指向上游资源(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以及猪周期主导下的农林牧渔行业,2010年至今的数据分析指向的高波动行业包括机械设备、通信、传媒和交通运输。 ——我们将PE(TTM)与g(FY1)、g(FY2)分别结合得到PE/(1+g)指标,分析显示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PE-G匹配行业组合表现优秀:FY1与FY2维度下组合超额收益率分别为4.57%与4.85%,超额最大回撤分别为-11.87%与-11.23%。 二、从熊到牛,行业估值溢价如何演绎? ——考虑行业估值与业绩的匹配,我们能够基于行业当前景气倒推其对应合理估值水平。 进一步地,我们将测算出的合理估值与行业当前的实际估值水平PE(TTM)进行对比,从而在“PE-G”视角下对行业当前的估值状态进行判断。 2、我们从高低估行业分布视角回顾熊转牛后第一波行情:低估行业占比在大底时点上处于高位,并在熊转牛后第一波行情期间快速回落,对应低估行业在这一阶段快速修复至合理甚至高估水平。 3、当前低估行业占比仍然较高、边际回落较少,反映低估行业的修复程度仍然较弱,2022年熊牛转换至今第一波行情可能尚未结束,医药生物、银行、国防军工、非银金融以及建筑材料或有较大修复空间。 三、当前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 ——对一级行业估值状态进行分析:“PE-G”视角下汽车、食品饮料较为高估;商贸零售、房地产以及计算机估值合理、略有溢价;其他行业普遍处于合理或低估状态,其中又以医药生物行业低估程度最为显著。 ——消费核心资产中,“PE-G”视角下估值较低的行业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白色家电、小家电、医药商业、化学制药;估值合理的行业包括家电零部件、厨卫电器、食品加工、饮料乳品;相对高估的行业包括白酒、非白酒、调味发酵品、化妆品。——科技与制造业中,估值较低的行业包括电池、广告营销、出版、航天装备、消费电子、光伏设备、航空装备、计算机设备、电网设备、元件、电机、影视院线、通用设备、数字媒体、轨交设备、装修建材,估值合理的行业包括其他电源、自动化设备、游戏,相对高估的行业包括乘用车、汽车零部件、IT服务、软件开发。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超预期;外围波动加剧;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PE-G”系列-二-: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230217(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PE-G”系列-二-: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230217(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PE-G”系列(二):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我们在《长赢法则:“PE-G”如何应用于行业比较?》中建立起“PE-G”行业比较框架,结论指向“估值与业绩匹配”在中长期视角下的有效性。相应地,考虑估值与业绩匹配,我们就能够基于行业景气倒推行业合理估值并测算其估值溢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熊牛转换后估值溢价如何演绎?当前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 一、“PE-G”如何应用于行业比较? ——周期性与高波动行业不适用于“PE-G”框架,周期性行业主要指向上游资源(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以及猪周期主导下的农林牧渔行业,2010年至今的数据分析指向的高波动行业包括机械设备、通信、传媒和交通运输。 ——我们将PE(TTM)与g(FY1)、g(FY2)分别结合得到PE/(1+g)指标,分析显示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PE-G匹配行业组合表现优秀:FY1与FY2维度下组合超额收益率分别为4.57%与4.85%,超额最大回撤分别为-11.87%与-11.23%。 二、从熊到牛,行业估值溢价如何演绎? ——考虑行业估值与业绩的匹配,我们能够基于行业当前景气倒推其对应合理估值水平。 进一步地,我们将测算出的合理估值与行业当前的实际估值水平PE(TTM)进行对比,从而在“PE-G”视角下对行业当前的估值状态进行判断。 2、我们从高低估行业分布视角回顾熊转牛后第一波行情:低估行业占比在大底时点上处于高位,并在熊转牛后第一波行情期间快速回落,对应低估行业在这一阶段快速修复至合理甚至高估水平。 3、当前低估行业占比仍然较高、边际回落较少,反映低估行业的修复程度仍然较弱,2022年熊牛转换至今第一波行情可能尚未结束,医药生物、银行、国防军工、非银金融以及建筑材料或有较大修复空间。 三、当前核心资产修复到了什么水位? ——对一级行业估值状态进行分析:“PE-G”视角下汽车、食品饮料较为高估;商贸零售、房地产以及计算机估值合理、略有溢价;其他行业普遍处于合理或低估状态,其中又以医药生物行业低估程度最为显著。 ——消费核心资产中,“PE-G”视角下估值较低的行业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制品、中药、白色家电、小家电、医药商业、化学制药;估值合理的行业包括家电零部件、厨卫电器、食品加工、饮料乳品;相对高估的行业包括白酒、非白酒、调味发酵品、化妆品。——科技与制造业中,估值较低的行业包括电池、广告营销、出版、航天装备、消费电子、光伏设备、航空装备、计算机设备、电网设备、元件、电机、影视院线、通用设备、数字媒体、轨交设备、装修建材,估值合理的行业包括其他电源、自动化设备、游戏,相对高估的行业包括乘用车、汽车零部件、IT服务、软件开发。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超预期;外围波动加剧;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