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策略周专题-2023年2月第3期-:春季躁动何去何从?-230218

文本预览:
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 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上证指数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震荡上行,周三开始一路下跌,本周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1.1%、3.8%。虽然本周A股市场震荡下跌,但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本周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82.51亿元,较上周增加53.18亿元。近期市场持续调整,春季躁动何去何从?2022年12月下旬以来,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逐步减弱,以及消费场景和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市场对我国经济景气回升的预期不断升温,叠加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上证指数“春季躁动”行情随即开启。但春节之后,虽然出行、信贷等经济数据迎来“开门红”,上证指数却震荡走弱,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春季躁动”行情是否已经结束。那么,2023年“春季躁动”行情何去何从? 历史春季躁动行情何时结束? 历史春季躁动行情大多是由政策驱动或景气回升预期驱动,而预期落空和风险事件冲击是春季躁动结束的主要原因。由于岁末年初流动性相对充裕,而经济数据相对缺乏,景气预期短期内无法证伪,并且岁末年初,投资者乐观情绪相对高涨,叠加投资者对于两会的政策期待,多方面因素支撑春季躁动行情启动。因此,2010年以来春季躁动行情大多是由政策驱动或景气回升预期驱动,而当预期落空(包括政策预期落空、景气预期落空)以及风险事件冲击就会使得春季躁动行情结束。 看好市场后续表现 春季躁动行情并未结束。从今年春季躁动行情与2012年、2019年春季躁动行情所处的宏观基本面、流动性、政策端以及历史统计规律来看,当前经济上行预期仍在,流动性依然合理充裕,政策端仍然值得期待,我们认为今年春季躁动行情尚未结束。 当前主要压力来自于风险偏好,未来不会成为市场的持续阻力。春节之后,由于A股前期表现较为强势近期出现回调压力、年报业绩或存在显著压力、美国通胀水平虽然延续回落趋势但超市场预期、北向资金流入等多方面的因素叠加使得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一定的压制,上证指数震荡走弱。但我们认为当前压制市场多方面的因素不会成为市场上行持续的阻力。我们持续看好市场后续表现,春季躁动仍有望持续,经济数据同比的修复将是下一阶段支撑市场的核心动力。随着疫情感染人数高峰的结束,我国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高,除了消费之外,地产链可能也将有逐步的复苏,经济与盈利也将随之修复。随着企业盈利的修复逐步得到验证,市场将会迎来中期震荡上行的区间。 消费医药将是全年核心主线 我们看好消费医药全年的市场表现,计算机、半导体板块短期内也值得关注。消费医药与科技制造是机构配置的核心板块,当前消费板块开始具有小幅的业绩优势。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消费或将持续复苏,消费板块业绩有望显著提升,消费医药或将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此外,计算机、半导体板块短期内也值得 关注。 风险分析:1、经济增速水平大幅不及预期;2、中美关系大幅恶化。
展开>>
收起<<
《光大证券-策略周专题-2023年2月第3期-:春季躁动何去何从?-230218(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策略周专题-2023年2月第3期-:春季躁动何去何从?-230218(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策略周专题(2023年2月第3期):春季躁动何去何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 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弱,上证指数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震荡上行,周三开始一路下跌,本周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1.1%、3.8%。虽然本周A股市场震荡下跌,但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本周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82.51亿元,较上周增加53.18亿元。近期市场持续调整,春季躁动何去何从?2022年12月下旬以来,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逐步减弱,以及消费场景和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市场对我国经济景气回升的预期不断升温,叠加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上证指数“春季躁动”行情随即开启。但春节之后,虽然出行、信贷等经济数据迎来“开门红”,上证指数却震荡走弱,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春季躁动”行情是否已经结束。那么,2023年“春季躁动”行情何去何从? 历史春季躁动行情何时结束? 历史春季躁动行情大多是由政策驱动或景气回升预期驱动,而预期落空和风险事件冲击是春季躁动结束的主要原因。由于岁末年初流动性相对充裕,而经济数据相对缺乏,景气预期短期内无法证伪,并且岁末年初,投资者乐观情绪相对高涨,叠加投资者对于两会的政策期待,多方面因素支撑春季躁动行情启动。因此,2010年以来春季躁动行情大多是由政策驱动或景气回升预期驱动,而当预期落空(包括政策预期落空、景气预期落空)以及风险事件冲击就会使得春季躁动行情结束。 看好市场后续表现 春季躁动行情并未结束。从今年春季躁动行情与2012年、2019年春季躁动行情所处的宏观基本面、流动性、政策端以及历史统计规律来看,当前经济上行预期仍在,流动性依然合理充裕,政策端仍然值得期待,我们认为今年春季躁动行情尚未结束。 当前主要压力来自于风险偏好,未来不会成为市场的持续阻力。春节之后,由于A股前期表现较为强势近期出现回调压力、年报业绩或存在显著压力、美国通胀水平虽然延续回落趋势但超市场预期、北向资金流入等多方面的因素叠加使得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一定的压制,上证指数震荡走弱。但我们认为当前压制市场多方面的因素不会成为市场上行持续的阻力。我们持续看好市场后续表现,春季躁动仍有望持续,经济数据同比的修复将是下一阶段支撑市场的核心动力。随着疫情感染人数高峰的结束,我国经济复苏的确定性较高,除了消费之外,地产链可能也将有逐步的复苏,经济与盈利也将随之修复。随着企业盈利的修复逐步得到验证,市场将会迎来中期震荡上行的区间。 消费医药将是全年核心主线 我们看好消费医药全年的市场表现,计算机、半导体板块短期内也值得关注。消费医药与科技制造是机构配置的核心板块,当前消费板块开始具有小幅的业绩优势。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消费或将持续复苏,消费板块业绩有望显著提升,消费医药或将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此外,计算机、半导体板块短期内也值得 关注。 风险分析:1、经济增速水平大幅不及预期;2、中美关系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