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建筑建材行业周报: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230219

文本预览:
行业: 节后第三周建筑开复工率提升超预期。根据百年建筑调研情况,截至正月廿四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 76.5%,较上期提升 38.1 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农历正月廿四,行业观点中同比皆为农历同比)提升 6.9 个百分点,元宵节过后,整体项目进度稳步回升,工地人员到岗情况继续好转,项目有所启动,复工率明显加快。截至 2023 年 2 月 14 日(正月廿四),全国项目开复工率 76.51%,同比+6.93pct;华东 82.48%,同比+11.17pct;华南 76.15% , 同 比 -2.17pct ; 华 中 83.58% , 同 比 +9.21pct ; 西 南71.03%,同比+8.66pct;西北 50.67%,同比-4.74pct;华北 53.46%,同比+23.87pct;东北 14.29%,同比-26.62pct。 由于往年就地过年政策影响基数,今年劳务到位率相对较低,随着劳务返工,春季开工有望持续提速。全国工程项目劳务到位率 68.2%,环比提升24.9 个百分点,同比降低 2.5 个百分点。随着元宵佳节过后,多地劳务人员开始返岗,各大区劳务到位率较去年同期依旧是降势偏多,其中东北地区降幅最大。截至 2023 年 2 月 14 日(正月廿四),全国劳务到位率68.22%,环比+24.92pct,同比-2.54pct;华东 72.86%,同比+0.97pct;华 南 70.70% , 同 比 -6.86pct ; 华 中 76.65% , 同 比 +1.45pct ; 西 南55.83%,同比-7.59pct;西北 37.59%,同比-8.63pct;华北 59.47%,同比+13.81pct;东北 12.86%,同比-31.69pct。 市政复工率环比提升幅度最大。房建工程项目复工率为 77.1%,环比提升37.9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61.5%,环比提升 20.9 个百分点;全国基建工程项目复工率为 76.6%,环比提升 34.5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74%,环比提升 26.1 个百分点;全国市政工程项目复工率为75.4%,环比提升 43.2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72.9%,环比提升30.6 个百分点。房建开工率提升较快但劳务到位率回升较慢,主要原因或为资金问题影响,多数项目启动难或者项目处于收尾阶段,人员利用率不高。根据百年建筑网调研结果,市政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列表较多,全国各地安置房、保障房、学校、医院等市政项目提及较多,随着 2022 年第四批专项债的下发使用及 2023 年第一批的下发,市政项目资金支撑有一定韧性,复工节奏有望持续加快。 在去年劳务到位率基数较高的背景下,今年农历同比开复工率仍然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再加上专项债发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将有望继续好转,我们认为后续施工节奏有望持续复苏。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在政府投资方面,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强调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大基建及市政投资项目储备及工程节奏有望持续复苏,2023 年需求回暖可期。此外,该文章明确强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筑新材料类赛道发展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政策支持,提升发展速度,建议关注减隔震赛道,龙头震安科技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减隔震行业近期逻辑更新如下: 1)短期拐点: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行业拐点:隔震订单转化周期较短,一般 3-6 个月即可确认收入,因此项目开工端节奏至关重要。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前受疫情影响的市政类房建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同时,防疫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逐步缓解,将有利于项目资金支持增加。我们认为今年民生补短板等结构性基建项目仍是重点建设领域,学校和医院开工建设有望提速,各地重点/重大项目/专项债纳入众多学校医院等市政项目,建设任务受疫情影响,进度有所延迟,但并非缺失,叠加减隔震行业立法扩容逻辑带来的内生高增长特征,我们认为行业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业绩保障度:规模不断扩大,疫情制约下的订单开工转化问题与原材料运输问题有望逐步消退,转化率与出货量有望双双提升。 2)中长期逻辑:《条例》驱动下的 10 倍行业扩张 行业扩容:去年 9 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减隔震技术强制执行主力范围由云南扩张到全国“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八类”建筑。行业正处于《条例》驱动下的扩容周期内。 行业趋势预判:随着标准规范逐步落地,低标准低价格低利润竞争的小企业有望加速出清,龙头护城河将越来越深。 3)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巩固估值韧性 突破纯基建下游,迎来新需求,由此前学校、医院等主力需求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酒厂、LNG、博物馆等。 行业发展迫切性:建筑减隔震技术属于“柔性抗震”,具备最优抗震效果+经济性+提高得房率+降碳等优质特征,是发达国家预防地震时首先选择的抗震方式,我国以前多采用传统抗震,即“硬碰硬”,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减隔震技术。 近期行业政策不断向好:北京强制性建筑减隔震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已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并将于 2023 年 7 月 1 日执行,标准趋严趋势较为明确。此外,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住建部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要求: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2、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3、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行业标准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减隔震产品保障性将有所提升,对于具备高质量属性的减隔震行业而言,该赛道在我国目前处于推广阶段,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具备更高技术储备,护城河有望进一步加深。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场环境优化背景下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其他相关优质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天铁股份、科顺股份等。 水泥:本周水泥涨价,整体需求缓慢恢复 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开始回升,环比上涨 1.2%。价格上涨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部分省份,幅度 10-30 元/吨;价格回落区域为河北、河南、福建、重庆和四川,幅度 10-20 元/吨。 价格方面,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预期向好,同时随着天气好转,下游需求缓慢恢复,库存下降,各地企业为改善盈利状况,有望积极推动价格恢复性上调。 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全国主要城市水泥价格 429.68 元/吨,环比+1.29%,同比-16.28%。 出货率:2 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缓慢恢复,不同地区出货率环比均有提升,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企业出货量普遍恢复到 4-5成。 开工率: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水泥开工率为 32.5%,环比+18.54pct,同比+17.94pct。库容比: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全国水泥库容比为 67.5%,环比-2.25pct,同比+0.69pct,所有地区均处于 6 成以上高位。 玻璃:浮法市场需求恢复偏缓,光伏终端电站陆续启动 5mm 浮法玻璃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 5mm 浮法白玻价格为89.46 元/重箱,环比-0.07%,同比-27.77%。 光伏玻璃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光伏 3.2mm 镀膜玻璃(均价)为26 元/平方米,环比-0%,同比+4%,光伏 2.0mm 镀膜玻璃(均价)为 19 元/平方米,环比-0%,同比-1.04%,2.0mm 原片玻璃(均价)为 13.25 元/平方米,环比-3.64%,同比+19.1%。 玻璃库存: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小口径)玻璃库存为 5293 万重箱,环比+6%,同比+73%;全国(大口径)玻璃库存为 7023 万重箱,环比+5%,同比+84%。 浮法玻璃价差: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5mm 浮法玻璃天然气价差为24.18 元/重箱,环比+0.8%,同比-76.36%;5mm 浮法玻璃石油焦价差为27.78 元/重箱,环比-1.56%,同比-60.66%;5mm 浮法玻璃重油价差为12.66 元/重箱,环比-5.4%,同比-77.62%。光伏玻璃差价: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3.2mm 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94.56 元/重箱,环比-0.06%,同比-0.82%,2.0mm 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50.81 元/重箱,环比-0.11%,同比-14.01%,2.0mm 原片玻璃天然气价差14.87 元/重箱,环比-17.62%,同比+72.49%。 投资建议: 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大基建及市政投资项目储备及工程节奏有望持续复苏。建议重点关注基建产业链中手握优质订单且具备资金实力的建筑央国企龙头,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错峰停窑叠加需求逐步回升的预期,水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建议关注水泥板建材方面,如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等;工信部绿色建材推动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中材国际;“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竣工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地产复苏预期下,建议持续关注浮法玻璃复苏及消费建材头部企业复苏机会,相关标的如旗滨集团、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兔宝宝、北新建材等;建议关注长期景气度较高的玻纤板块,后续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山东玻纤、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等;光伏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议关注亚玛顿、金晶科技、硅宝科技、回天新材;电力投资提速下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减隔震提速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铁股份、时代新材、科顺股份。 风险因素:基建、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建筑建材行业周报: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230219(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建筑建材行业周报: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230219(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建筑建材行业周报: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行业: 节后第三周建筑开复工率提升超预期。根据百年建筑调研情况,截至正月廿四全国施工企业开复工率 76.5%,较上期提升 38.1 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农历正月廿四,行业观点中同比皆为农历同比)提升 6.9 个百分点,元宵节过后,整体项目进度稳步回升,工地人员到岗情况继续好转,项目有所启动,复工率明显加快。截至 2023 年 2 月 14 日(正月廿四),全国项目开复工率 76.51%,同比+6.93pct;华东 82.48%,同比+11.17pct;华南 76.15% , 同 比 -2.17pct ; 华 中 83.58% , 同 比 +9.21pct ; 西 南71.03%,同比+8.66pct;西北 50.67%,同比-4.74pct;华北 53.46%,同比+23.87pct;东北 14.29%,同比-26.62pct。 由于往年就地过年政策影响基数,今年劳务到位率相对较低,随着劳务返工,春季开工有望持续提速。全国工程项目劳务到位率 68.2%,环比提升24.9 个百分点,同比降低 2.5 个百分点。随着元宵佳节过后,多地劳务人员开始返岗,各大区劳务到位率较去年同期依旧是降势偏多,其中东北地区降幅最大。截至 2023 年 2 月 14 日(正月廿四),全国劳务到位率68.22%,环比+24.92pct,同比-2.54pct;华东 72.86%,同比+0.97pct;华 南 70.70% , 同 比 -6.86pct ; 华 中 76.65% , 同 比 +1.45pct ; 西 南55.83%,同比-7.59pct;西北 37.59%,同比-8.63pct;华北 59.47%,同比+13.81pct;东北 12.86%,同比-31.69pct。 市政复工率环比提升幅度最大。房建工程项目复工率为 77.1%,环比提升37.9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61.5%,环比提升 20.9 个百分点;全国基建工程项目复工率为 76.6%,环比提升 34.5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74%,环比提升 26.1 个百分点;全国市政工程项目复工率为75.4%,环比提升 43.2 个百分点,工程劳务到位率为 72.9%,环比提升30.6 个百分点。房建开工率提升较快但劳务到位率回升较慢,主要原因或为资金问题影响,多数项目启动难或者项目处于收尾阶段,人员利用率不高。根据百年建筑网调研结果,市政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列表较多,全国各地安置房、保障房、学校、医院等市政项目提及较多,随着 2022 年第四批专项债的下发使用及 2023 年第一批的下发,市政项目资金支撑有一定韧性,复工节奏有望持续加快。 在去年劳务到位率基数较高的背景下,今年农历同比开复工率仍然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再加上专项债发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将有望继续好转,我们认为后续施工节奏有望持续复苏。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在政府投资方面,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强调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大基建及市政投资项目储备及工程节奏有望持续复苏,2023 年需求回暖可期。此外,该文章明确强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筑新材料类赛道发展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政策支持,提升发展速度,建议关注减隔震赛道,龙头震安科技为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减隔震行业近期逻辑更新如下: 1)短期拐点: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行业拐点:隔震订单转化周期较短,一般 3-6 个月即可确认收入,因此项目开工端节奏至关重要。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前受疫情影响的市政类房建项目有望加速开工,同时,防疫导致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逐步缓解,将有利于项目资金支持增加。我们认为今年民生补短板等结构性基建项目仍是重点建设领域,学校和医院开工建设有望提速,各地重点/重大项目/专项债纳入众多学校医院等市政项目,建设任务受疫情影响,进度有所延迟,但并非缺失,叠加减隔震行业立法扩容逻辑带来的内生高增长特征,我们认为行业提速拐点即将来临。 业绩保障度:规模不断扩大,疫情制约下的订单开工转化问题与原材料运输问题有望逐步消退,转化率与出货量有望双双提升。 2)中长期逻辑:《条例》驱动下的 10 倍行业扩张 行业扩容:去年 9 月《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减隔震技术强制执行主力范围由云南扩张到全国“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学校、医院等“八类”建筑。行业正处于《条例》驱动下的扩容周期内。 行业趋势预判:随着标准规范逐步落地,低标准低价格低利润竞争的小企业有望加速出清,龙头护城河将越来越深。 3)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巩固估值韧性 突破纯基建下游,迎来新需求,由此前学校、医院等主力需求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酒厂、LNG、博物馆等。 行业发展迫切性:建筑减隔震技术属于“柔性抗震”,具备最优抗震效果+经济性+提高得房率+降碳等优质特征,是发达国家预防地震时首先选择的抗震方式,我国以前多采用传统抗震,即“硬碰硬”,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减隔震技术。 近期行业政策不断向好:北京强制性建筑减隔震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规程》已于 2022 年 12 月 29 日发布,并将于 2023 年 7 月 1 日执行,标准趋严趋势较为明确。此外,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住建部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要求: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2、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3、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行业标准及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减隔震产品保障性将有所提升,对于具备高质量属性的减隔震行业而言,该赛道在我国目前处于推广阶段,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具备更高技术储备,护城河有望进一步加深。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场环境优化背景下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其他相关优质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天铁股份、科顺股份等。 水泥:本周水泥涨价,整体需求缓慢恢复 全国水泥市场价格开始回升,环比上涨 1.2%。价格上涨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部分省份,幅度 10-30 元/吨;价格回落区域为河北、河南、福建、重庆和四川,幅度 10-20 元/吨。 价格方面,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预期向好,同时随着天气好转,下游需求缓慢恢复,库存下降,各地企业为改善盈利状况,有望积极推动价格恢复性上调。 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全国主要城市水泥价格 429.68 元/吨,环比+1.29%,同比-16.28%。 出货率:2 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继续缓慢恢复,不同地区出货率环比均有提升,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企业出货量普遍恢复到 4-5成。 开工率: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水泥开工率为 32.5%,环比+18.54pct,同比+17.94pct。库容比: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全国水泥库容比为 67.5%,环比-2.25pct,同比+0.69pct,所有地区均处于 6 成以上高位。 玻璃:浮法市场需求恢复偏缓,光伏终端电站陆续启动 5mm 浮法玻璃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 5mm 浮法白玻价格为89.46 元/重箱,环比-0.07%,同比-27.77%。 光伏玻璃价格: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光伏 3.2mm 镀膜玻璃(均价)为26 元/平方米,环比-0%,同比+4%,光伏 2.0mm 镀膜玻璃(均价)为 19 元/平方米,环比-0%,同比-1.04%,2.0mm 原片玻璃(均价)为 13.25 元/平方米,环比-3.64%,同比+19.1%。 玻璃库存: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全国(小口径)玻璃库存为 5293 万重箱,环比+6%,同比+73%;全国(大口径)玻璃库存为 7023 万重箱,环比+5%,同比+84%。 浮法玻璃价差:截至 2023 年 2 月 16 日,5mm 浮法玻璃天然气价差为24.18 元/重箱,环比+0.8%,同比-76.36%;5mm 浮法玻璃石油焦价差为27.78 元/重箱,环比-1.56%,同比-60.66%;5mm 浮法玻璃重油价差为12.66 元/重箱,环比-5.4%,同比-77.62%。光伏玻璃差价: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3.2mm 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94.56 元/重箱,环比-0.06%,同比-0.82%,2.0mm 镀膜玻璃天然气价差50.81 元/重箱,环比-0.11%,同比-14.01%,2.0mm 原片玻璃天然气价差14.87 元/重箱,环比-17.62%,同比+72.49%。 投资建议: 节后三周开复工率超预期,大基建及市政投资项目储备及工程节奏有望持续复苏。建议重点关注基建产业链中手握优质订单且具备资金实力的建筑央国企龙头,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错峰停窑叠加需求逐步回升的预期,水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建议关注水泥板建材方面,如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等;工信部绿色建材推动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中材国际;“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竣工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地产复苏预期下,建议持续关注浮法玻璃复苏及消费建材头部企业复苏机会,相关标的如旗滨集团、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兔宝宝、北新建材等;建议关注长期景气度较高的玻纤板块,后续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建议关注山东玻纤、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等;光伏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议关注亚玛顿、金晶科技、硅宝科技、回天新材;电力投资提速下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减隔震提速下建议关注震安科技(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铁股份、时代新材、科顺股份。 风险因素:基建、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