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

上传日期:2023-02-20 14:28:41 / 研报作者:卢日鑫2019年水晶球公用事业最佳分析师第1名
李梦强顾高臣林煜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pdf
大小:2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

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23022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态跟踪:美国充电桩政策落地,不改桩企出海逻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当地时间2月15日,拜登政府在白宫网站上发布关于全美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建设的新标准。根据这份最终规定,所有接受美国《基础设施法案》补贴生产的电动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建造,立即生效;从即日起,任何铁制或钢制充电器外壳的组装和制造都要在美国进行;2024年7月起,美国本土生产的部件至少占充电桩成本的55%。   短期内对国内充电桩企业影响有限,24年模块出口或承压,海外建厂可有效规避。从当下立即生效的规定来看,仅对充电桩外壳的生产和组装做出了限制,因此对国内充电桩企业而言,充电模块和其余元器件的对美出口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直流充电桩中充电模块是核心,约占充电系统成本的40%~50%,因此2024年7月起对本土生产成本55%的比例限制届时会对模块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但由于充电桩组装相对轻资产,可以通过在美国本土快速建厂解决。考虑到美国其他材料与人工成本高于国内,核心部件在国内生产,在美国本土进行组装,在美制造部分的附加值有望高于国内出口部分,在总价值中占比达到55%即可满足政策要求。因此中长期来看,为争取美国市场,本土建厂是中国桩企规避政策限制的有效路径。   国内桩企多对新政已有预期,提前启动海外布局。在2022年IRA法案对电池产业链本土化比例做出明确限制后,业内对美国充电桩的本土化生产比例规定已有充分预期。以道通科技为例,公司产品已通过美国UL认证,线下销售取得突破,并已计划2023年在美组建工厂。   政策支持下美国充电桩市场发展加速,桩企出海空间广阔。本次新政主要针对充电桩补贴对象做出规定,整体来看美国政府对充电桩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减,美国充电桩市场的增长逻辑并未改变。而美国汽车市场基数大于中国,长期充电桩市场空间料将不小于中国。从盈利角度而言,美国本土充电桩企业制造能力较弱,成本高昂,售价也相应远高于国内,中国企业可凭借制造成本优势获取较大盈利空间,布局海外的桩企将充分受益。   拜登政府充电桩政策实际强化了充电桩出口逻辑,桩企出海的核心在于产品认证进度及海外销售渠道。已通过美标认证并进行海外渠道布局的企业具备较大出口优势。整桩环节建议关注认证进展最快、实现订单突破并有在美建厂计划的道通科技(688208,买入)(计算机组覆盖),美标交流充电桩已通过ETL认证的炬华科技(300360,未评级);模块环节建议关注盛弘股份(300693,未评级);充电枪环节建议关注永贵电器(300351,未评级)、沃尔核材(002130,未评级)。   风险提示   欧美充电桩建设不及预期;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产品价格及盈利水平下降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