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

上传日期:2023-02-19 11:24:46 / 研报作者:张燕生洪英东尹柳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pdf
大小:88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

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赛轮轮胎-601058-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3021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赛轮液体黄金性能实测结果点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赛轮轮胎(601058)   事件:   (1)2023年2月16日,赛轮集团宣布液体黄金乘用车轮胎新品发售。本次共发布新能源EV系列、豪华驾享系列、都市驾驭系列、超高性能系列等4大系列液体黄金轮胎新产品,覆盖全球主流中高端主流车型。本次发布的4大系列液体黄金轮胎产品均搭载EcoPoint3技术,即“液体黄金”技术。   (2)近日,我们对液体黄金轮胎的节能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次测试的变量为标准续航版的特斯拉Model3的原配轮胎PilotSport4系列(规格为235/45R18)和同车型的赛轮液体黄金彩色定制款替换轮胎。在气温、车辆、载重、车载电器使用、胎压、车速、路线等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最终的评测结果为,在5个路段中,使用赛轮液体黄金轮胎的能耗都比使用原配轮胎时低,5个路段的平均能耗下降幅度在12%。   点评:   液体黄金轮胎:性能过硬,无惧测评。2016年,行业权威杂志《TireTechnologyInternational》(《国际轮胎技术》)对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技术进行封面报道,使用该技术制备的EVEC胶被业界赞誉为“liquidgold(液体黄金)”,从此,液体黄金元年正式开启。2018年,首批液体黄金轮胎下线。2021年,液体黄金轿车轮胎滚动阻力、湿地抓地方面均达到欧盟轮胎标签法A级,液体黄金卡客车轮胎获颁TüV莱茵“节能先锋”奖,2022年,液体黄金轮胎亮相德国科隆展,4款轮胎产品同时获TüVMARK证书,取得中国橡胶轮胎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最好成绩……液体黄金问世以来,获得了学术界、产业界对性能的多项认可。在此前多权威机构对液体黄金轮胎性能测试的基础上,此次,我们进行了液体黄金轮胎和同车型原配轮胎的能耗对比实验,液体黄金轮胎的性能再次得到验证,5个路段平均能耗下降幅度在12%。对于Model3,赛轮液体黄金轮胎有普通款(1033元/条)和彩色定制款(2699元/条),两种产品节能效果相近,在大幅降低能耗、提升续航能力的情况下,给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Model3问世数年,首批车主面临换胎选择之时,液体黄金轮胎有望提升高端轮胎渗透率,以过硬的性能赢得车主青睐。   产能不断扩充,产品持续丰富,市场陆续拓展,液体黄金轮胎正逐渐走入千家万户。(1)在产能方面,22年6月,益凯新材料的6万吨EVE胶已完成空负荷试车,22Q3开始为公司液体黄金轮胎贡献增量,助力公司丰富液体黄金产品线。(2)在产品方面,公司液体黄金产品已涵盖主要轮胎品种,全钢胎、半钢胎和特种轮胎都有产品推出,且型号不断完善,本次发布新能源EV系列、豪华驾享系列、都市驾驭系列、超高性能系列等4大系列液体黄金轮胎新产品,覆盖全球主流中高端主流车型,正逐步向中高端轮胎市场渗透。(3)在市场方面,赛轮液体黄金轮胎已登陆中、美、欧、日等轮胎/汽车大国,实现亮相或销售。此外,赛轮已开辟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轮胎定制服务,有望加速液体黄金轮胎的推广和渗透。我们认为,液体黄金轮胎有望凭借优异性能持续得到消费者认可,成为赛轮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25.87、277.84、313.21亿元,同比增长25.50%、23.01%、12.7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62、20.79、28.21亿元,同比增长11.35%、42.17%、35.72%,2022-2024年摊薄EPS分别达到0.48元,0.68元和0.92元。对应2022年的PE为2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1、新建产能投产不及预期2、橡胶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