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

上传日期:2023-02-17 14:49:59 / 研报作者:高宇沈聂萍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pdf
大小:1.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230212(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海外如何看国内经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年初至今,多家外资机构、国际组织上调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   摩根士丹利:最新预计2023年增长5.7%,相比2022年12月预测值上调0.3pct。   高盛:2月最新预计中国4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5%,相比2023年1月预测值再调高1pct。   摩根大通:鉴于更快的复苏进度,将2023年全年增长预测上调至5.6%。   惠誉: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之前的4.1%上调至5.0%   IMF: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升至5.2%,反映出流动性的迅速改善;相比于2022年10月份的预期上调了0.8%。   推动预测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各家机构上调预期的观点基本接近:2023年,消费是中国经济修复的主要引擎,而地产仍是经济下行主要的风险项。在防疫政策调整后,第一波感染高峰提前结束、线下消费场景超预期修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前。   消费短期确定性提升   春节后城市内和城市间出行数据出现明显修复,“人流”基本回到疫情前同期水平。根据高频数据显示,毒株感染高峰期过去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居民生活场景迅速恢复正常。我们可以推断,在下一波毒株扰动之前居民消费场景已经不再构成消费的主要制约项;消费场景修复后社零数据可能短期显著回升,后续收入构成主要矛盾,消费缓慢回补或许是主基调。   1月信贷数据视角看消费   消费场景修复不代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修复。居民短贷构成主要是以汽车贷等为主的消费贷,和商品零售的走向相关度更高,和餐饮收入的走向相关度较高。结合新出炉的社融信贷数据来看,1月居民短贷虽然环比多增,但同比减少665亿元,同比进一步减少,很有可能是受到1月汽车零售不及预期的影响。结构上看,1-2月餐饮收入数据可能优于商品零售数据,总量上看,同比增速可能上升至0%附近,1-2月社零数据大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小。   外资机构预期调整,压力会向国债传导吗?   外资机构及国际组织上调经济增速预测对于债市主要影响机制,一方面是预期传导和境外机构配置情绪传导。以1月30日IMF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上调0.8%和2月8日惠誉评级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9%两次事件来看,当日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0.86BP及上行0.09BP,海外机构上调预测对债市的直接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从经济数据的角度看,多家海外机构上调预测值侧面印证了我国2023年经济修复动能偏较强劲。我们认为,当前国债收益率并没有完全定价经济修复的预期,当前各期限国债收益率点位基本处于2019年初至今的40%分位数左右(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受资金面影响较小、上行幅度更缓,约在20%分位数左右)。当前收益率较2021年4月和7月收益率高点仍有一定距离,如果类比2020年经济修复过程,当前收益率才攀升至“半山腰”。今年经济修复可能是债市主线逻辑,后续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中枢有可能进一步抬升,我们仍建议以保守的思路做配置和交易。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2、政策优化不及预期;   3、疫情反复扰动;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