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供大于求的现实需要时间逆转-230204

文本预览:
一、市场分歧与展望 对于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复苏预期的炒作正在以棉纺织成品提价的失败而告一段落。价格的试探性上涨并没有得到市场回应,棉纱、坯布实际成交逐渐走淡,主要原因在前期信心驱动下的原料补库并没有等到订单的落地,产业端心态开始转向谨慎。 新增订单有限极大可能与今年过早的农历春节有关,但对于国内棉纺织业的终端需求,笔者认为存在一定天花板效应。尽管春节期间服装零售的表现确实激发了市场对于服装复苏预期的认可,但国内服装零售消费的高点,仍定格在2017年,而在此后,服装社零数据一直没有突破2017年的天花板水平。这或许说明,对于服装内需的增长趋势分析上,我们应该淡化防疫政策优化带来的利好。所以受制于天花板效应的存在,国内服装零售大概率依然是以平稳复苏的节奏为主。由此可见,本次行情驱动就是基于低库存以及强信心带来的一次补库驱动,已经把国内棉花的估值整体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台阶上。 国内棉花估值修复体现在于:1、内外棉花价差的大幅修复,该价差已经回到新疆法案生效以来的波动区间高位;2、USDA对22/23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的逆势预增,2月月报中,全球棉花消费量延续下修趋势,从22年2月首次预估的2757.7万吨已经调降至2409.4万吨,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增速下行的背景下纺织服装消费正在经历骤降,反观USDA对中国棉花消费的预估,自12月防疫政策优化以来首次上调10.9万吨至783.8万吨。 在估值得到修复、新增订单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市场的焦点可能转向国内棉纺产业链所面临的一些利空现实:1、本年度新疆棉增产预期进一步兑现。节后皮棉加工、公检进度继续追赶。而根据一线调研,南疆轧花厂尚有部分籽棉待加工。截至2月11日,22/23年度新疆皮棉公检497.39万吨,较20/21年度(新疆皮棉产量历史峰值)同期落后8.56%,且目前每日公检进度保持在3万吨的速度以上。2、就纺织服装外贸形势而言,市场蛋糕继续缩小,且份额呈现较为不均的分配。海外经济的衰退,伴随着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巨大博弈冲突,以新疆棉为交易、需求主体的中国棉纺产业深陷其中。在外贸形势改善之前,仅靠温和复苏的国内纺织服装消费难以逆转本年度国内供大于求的棉花市场格局。 偏弱的现实背景下,郑棉只能凭借更超预期的国内消费去突破前高。而多头的期待可能落脚在下一年度的供需上,全球棉农种植收益下降、种植面积收缩、产量下降是一条较为确定的行情发展线路。在back结构下,贸易商也更有底气逢低接货,价格在中短期内处于震荡区间徘徊。
展开>>
收起<<
《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供大于求的现实需要时间逆转-230204(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供大于求的现实需要时间逆转-230204(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供大于求的现实需要时间逆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一、市场分歧与展望 对于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复苏预期的炒作正在以棉纺织成品提价的失败而告一段落。价格的试探性上涨并没有得到市场回应,棉纱、坯布实际成交逐渐走淡,主要原因在前期信心驱动下的原料补库并没有等到订单的落地,产业端心态开始转向谨慎。 新增订单有限极大可能与今年过早的农历春节有关,但对于国内棉纺织业的终端需求,笔者认为存在一定天花板效应。尽管春节期间服装零售的表现确实激发了市场对于服装复苏预期的认可,但国内服装零售消费的高点,仍定格在2017年,而在此后,服装社零数据一直没有突破2017年的天花板水平。这或许说明,对于服装内需的增长趋势分析上,我们应该淡化防疫政策优化带来的利好。所以受制于天花板效应的存在,国内服装零售大概率依然是以平稳复苏的节奏为主。由此可见,本次行情驱动就是基于低库存以及强信心带来的一次补库驱动,已经把国内棉花的估值整体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台阶上。 国内棉花估值修复体现在于:1、内外棉花价差的大幅修复,该价差已经回到新疆法案生效以来的波动区间高位;2、USDA对22/23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的逆势预增,2月月报中,全球棉花消费量延续下修趋势,从22年2月首次预估的2757.7万吨已经调降至2409.4万吨,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增速下行的背景下纺织服装消费正在经历骤降,反观USDA对中国棉花消费的预估,自12月防疫政策优化以来首次上调10.9万吨至783.8万吨。 在估值得到修复、新增订单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市场的焦点可能转向国内棉纺产业链所面临的一些利空现实:1、本年度新疆棉增产预期进一步兑现。节后皮棉加工、公检进度继续追赶。而根据一线调研,南疆轧花厂尚有部分籽棉待加工。截至2月11日,22/23年度新疆皮棉公检497.39万吨,较20/21年度(新疆皮棉产量历史峰值)同期落后8.56%,且目前每日公检进度保持在3万吨的速度以上。2、就纺织服装外贸形势而言,市场蛋糕继续缩小,且份额呈现较为不均的分配。海外经济的衰退,伴随着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巨大博弈冲突,以新疆棉为交易、需求主体的中国棉纺产业深陷其中。在外贸形势改善之前,仅靠温和复苏的国内纺织服装消费难以逆转本年度国内供大于求的棉花市场格局。 偏弱的现实背景下,郑棉只能凭借更超预期的国内消费去突破前高。而多头的期待可能落脚在下一年度的供需上,全球棉农种植收益下降、种植面积收缩、产量下降是一条较为确定的行情发展线路。在back结构下,贸易商也更有底气逢低接货,价格在中短期内处于震荡区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