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策略周报:躁动结束的信号是什么?-230212

文本预览:
节后第二周市场延续震荡走势,若与历史同期对比,2023年的春季行情“成色”似有不足,此前趋于一致的躁动预期也有所松动。历史上的春季躁动,是在什么情形下结束的?信贷“如期”开门红,后市重点关注什么? 一月信贷“如期”开门红,经济到底怎么看?在春节提前的影响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达到4.9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开年信贷总量如期实现开门红。但从结构看,企业信贷创纪录的高增,并不符合当前的实体需求状况以及节后项目复产偏慢的现实,或从侧面表明企业中长贷更多源自政策端的发力,而非真实融资需求;另外,在地产销售仍处低位的情况下,居民与企业中长贷继续背道而驰。向后看,信用的内生性扩张,最终要落脚到企业资本开支和居民融资需求,关键还是在于地产销售何时能企稳回升。结合居民与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经济复苏路径看,以居民中长贷为代表的真实融资需求驱动的信用周期,有望于二季度后段确立上行趋势。 历史上,春季躁动行情是如何结束的? 时点上看,A股的春季躁动大多数终结于两会前后。指数统计来看,春季躁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后的一个月;两会前后是个重要的分水岭,两会后的指数收益与胜率都明显趋于回落。 成因上看,政策预期落空&监管收紧、风险事件冲击是导致春季行情结束的直接原因。政策落空&监管收紧的年份有:2012年(增长目标下调)、2013年(地产调控加严)、2017年(整治影子银行)、2019年(货币政策收紧);外部风险事件冲击的年份包括:2014年(人民币快速贬值)、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俄乌冲突)。 结构上看,在躁动行情步入尾声后,小盘成长可能面临更大的回落压力。春季躁动行情更倾向于进攻性板块,成长性、高弹性主线占优,而在躁动行情结束后,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回调幅度也更大,对应的是小盘成长风格面临相对更大的股价回落压力。 当前的最小阻力方向:贝塔的下沉与扩散。基于上述分析,从表观逻辑上,我们很容易推断:春季躁动步入后半程(运行区间行至过半),且行情未到变盘时(政策转向概率很低,且行情并没有超涨,也没有过高的交易风险信号),小盘成长短期依旧趋向活跃,但也要警惕后期变盘的风险。 从基本面逻辑来看,由预期向现实过渡时点或出现在一季度下旬,届时A股或以小幅回调的方式完成转换,市场交易的主逻辑也将转为经济修复的节奏与弹性。对于A股市场而言,一者,纯粹的预期驱动的贝塔行情告一段落,大盘的重拾升势,需要实体或融资端更多惊喜的出现;二者,在剩余流动性处于高位、外围美元环境依旧面临变数的环境下,小市值与成长股的上行空间同样受限。考虑到真正的旺季需求仍待验证,现阶段行情仍是预期驱动为主,而最小阻力方向是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 行业配置建议:躁动步入后半程,继续围绕贝塔下沉与扩散布局。(一)贝塔低位下沉:地产后周期以及低位贝塔下沉,推荐家居厨电、建材、保险、医药;(二)顺周期成长扩散:关注基本面反转或前期滞涨的顺周期成长:计算机、通用设备、广告营销、电子。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策略周报:躁动结束的信号是什么?-23021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策略周报:躁动结束的信号是什么?-23021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策略周报:躁动结束的信号是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节后第二周市场延续震荡走势,若与历史同期对比,2023年的春季行情“成色”似有不足,此前趋于一致的躁动预期也有所松动。历史上的春季躁动,是在什么情形下结束的?信贷“如期”开门红,后市重点关注什么? 一月信贷“如期”开门红,经济到底怎么看?在春节提前的影响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达到4.9万亿,创下历史新高,开年信贷总量如期实现开门红。但从结构看,企业信贷创纪录的高增,并不符合当前的实体需求状况以及节后项目复产偏慢的现实,或从侧面表明企业中长贷更多源自政策端的发力,而非真实融资需求;另外,在地产销售仍处低位的情况下,居民与企业中长贷继续背道而驰。向后看,信用的内生性扩张,最终要落脚到企业资本开支和居民融资需求,关键还是在于地产销售何时能企稳回升。结合居民与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经济复苏路径看,以居民中长贷为代表的真实融资需求驱动的信用周期,有望于二季度后段确立上行趋势。 历史上,春季躁动行情是如何结束的? 时点上看,A股的春季躁动大多数终结于两会前后。指数统计来看,春季躁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后的一个月;两会前后是个重要的分水岭,两会后的指数收益与胜率都明显趋于回落。 成因上看,政策预期落空&监管收紧、风险事件冲击是导致春季行情结束的直接原因。政策落空&监管收紧的年份有:2012年(增长目标下调)、2013年(地产调控加严)、2017年(整治影子银行)、2019年(货币政策收紧);外部风险事件冲击的年份包括:2014年(人民币快速贬值)、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新冠疫情)、2022年(俄乌冲突)。 结构上看,在躁动行情步入尾声后,小盘成长可能面临更大的回落压力。春季躁动行情更倾向于进攻性板块,成长性、高弹性主线占优,而在躁动行情结束后,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回调幅度也更大,对应的是小盘成长风格面临相对更大的股价回落压力。 当前的最小阻力方向:贝塔的下沉与扩散。基于上述分析,从表观逻辑上,我们很容易推断:春季躁动步入后半程(运行区间行至过半),且行情未到变盘时(政策转向概率很低,且行情并没有超涨,也没有过高的交易风险信号),小盘成长短期依旧趋向活跃,但也要警惕后期变盘的风险。 从基本面逻辑来看,由预期向现实过渡时点或出现在一季度下旬,届时A股或以小幅回调的方式完成转换,市场交易的主逻辑也将转为经济修复的节奏与弹性。对于A股市场而言,一者,纯粹的预期驱动的贝塔行情告一段落,大盘的重拾升势,需要实体或融资端更多惊喜的出现;二者,在剩余流动性处于高位、外围美元环境依旧面临变数的环境下,小市值与成长股的上行空间同样受限。考虑到真正的旺季需求仍待验证,现阶段行情仍是预期驱动为主,而最小阻力方向是做贝塔的下沉与扩散。 行业配置建议:躁动步入后半程,继续围绕贝塔下沉与扩散布局。(一)贝塔低位下沉:地产后周期以及低位贝塔下沉,推荐家居厨电、建材、保险、医药;(二)顺周期成长扩散:关注基本面反转或前期滞涨的顺周期成长:计算机、通用设备、广告营销、电子。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