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

上传日期:2023-02-13 14:41:04 / 研报作者:赵伟2022年水晶球宏观最佳分析师第5名
杨飞马洁莹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pdf
大小:72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

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23021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2023年1月货币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后续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月10日,央行公布1月货币金融数据: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预期4.1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新增社融5.98万亿元、预期5.6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社融存量增速9.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12.6%、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   信贷“开门红”、融资结构或延续改善   信贷“开门红”推动社融超预期,融资结构延续改善、居民端依然拖累。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元、高于预期的5.68万亿元。拆分来看,信贷“一枝独秀”、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7300亿元以上至4.9万亿元,创有数据以来新高。除规模上量外,结构延续改善,其中,新增企业中长贷3.5万亿元、同比增幅扩大至1.4万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增加5000亿元至1.5万亿元以上,票据同比延续收缩。相较于企业端,居民贷款延续收缩、尤其是中长贷收缩至去年同期的3成,仅2200亿元左右。除信贷外,其他分项多有拖累、尤其是债券。   企业融资或延续改善,从重大项目“赶工”、票据转帖利率回升等宏、微观视角或可找到线索。年初“天量”信贷释放,引发市场对于后续融资持续性的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广东、贵州等9地公布的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稳增长续力下,配套融资或延续增长,从高频指标也可印证,2月上旬新增地方债3200亿元以上、去年同期为740亿元左右;2月以来,6个月国股银票转帖利率延续上涨、较上月底上涨6BP。   伴随稳地产推进等,居民端融资或边际改善、弹性还需跟踪。求侧部委、地方放松措施力度也不断加码,地产相关融资情况或边际改善。此外,伴随疫后消费场景的修复、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改善等,或带动消费相关融资修复。重申观点:政策发力靠前、疫后活动加快修复等,有利于信用环境修复,后续关注项目开工落地等情况。政策支持下,信贷等融资向制造业等领域倾斜,有利于新时代“朱格拉周期”(详情参见《新时代“朱格拉周期”:来自资金的线索》。   常规跟踪:信贷支撑社融超预期、债券拖累延续;M1、M2双双回升   社融超预期主因信贷支撑、其他分项多有拖累。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存量增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9.4%,但结构明显改善、代表企业中长期资金的有效社融增速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10.6%。分项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7300亿元以上,企业债券同比少增超4300亿元、或缘于理财“赎回潮”下推迟取消发行仍多,也可能与信贷高增挤压部分融资需求等有关;政府债券、表外票据同比少增均在1800亿元左右。   信贷分项中,企业端融资延续改善,居民端依然拖累。1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00亿元以上,其中,新增企业中长贷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扩大至1.4万亿元,新增企业短贷1.5万亿元以上、同比增幅扩大至5000亿元,票据同比延续收缩。相较于企业端,居民贷款延续收缩,1月新增2570亿元左右、仅为去年同期的3成左右,中长贷拖累为主、同比少增近5200亿元至2200亿元左右,短贷延续收缩、1月新增不足400亿。   M1、M2双双回升,或与春节错峰等有关。1月,M1、M2同比分别较上月回升3和0.8个百分点。存款分项中,新增企业存款-7155亿元、春节在1月的此前新增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除与春节错峰有关,或可能和企业贷款高增、派生等因素有关;财政存款同比多增近千亿、或指向年初财政支出相对偏慢。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